夏秋交替之际,传统上应是民宿旅游的黄金季节,但现状却是许多京郊民宿并未迎来预期中的客流高峰。部分经营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其民宿近几个月甚至未接到任何预订,收入较之前几年显著下滑。记者实地探访了平谷、延庆、怀柔、门头沟、房山等地的多家民宿,深入了解它们面临的挑战与现状。经营者们普遍表达了对行业的执着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发展路径及营销策略的困惑。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民宿行业在经历疫情时期的逆境增长后,现已迈入产业升级的关键转型阶段。消费者追求的是在乡村环境中,结合高品质生活的住宿体验。
以延庆张山营镇为例,两家由自建房改建的民宿“兴来相与”和“静舍”,坐拥海坨山、古崖居、玉渡山等自然景观优势,曾是热门旅游目的地。然而,随着疫情后旅游选择增多及新鲜感消退,两家民宿均遭遇预订量减少的情况。为应对这一变化,“兴来相与”的徐老板尝试利用网络直播拓宽宣传渠道,并结合民宿周边耕地资源,推出民宿+研学的新模式。“静舍”则通过灵活的包院销售策略及民宿推荐官直播账号,积极吸引顾客。
门头沟一瓢客栈与房山圣水莲庭民宿在遭受洪水影响后,正努力从“重启”中寻找转型机遇。一瓢客栈通过全面升级服务标准,力求以五星级的住宿体验留住客人。圣水莲庭则围绕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森林康养项目,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增强客户粘性。
民宿与乡村文化的融合亦成为趋势。如“壹隅千寻”民宿,扎根于以窑制品闻名的王各庄村,巧妙融入当地特色,提供从装饰到活动体验全方位的乡村风情享受。在怀柔四渡河村,民宿业主联合推广,不仅优化了游客体验,还通过文化空间的打造与活动策划,促进了民宿“尾房”的消化。
专家戴斌强调,民宿行业需紧跟时代步伐,明确市场定位与特色。他提议,政府应给予税收优惠,鼓励专业人士参与民宿建设和运营,并提倡建立区域性的民宿营销平台,以协同推广增强市场影响力。对于京郊民宿而言,当前正处于转型与调整的关键时期,经营者虽面临困惑,但仍抱持坚持与学习的态度,期待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业界预计,民宿市场的稳定复苏或将需要两年时间,如何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与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