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生活 > 日常问答 >

什么是取保候审

2025-09-21 06:46:33

问题描述:

什么是取保候审,急哭了!求帮忙看看哪里错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1 06:46:33

什么是取保候审】在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是一个常见的法律术语,尤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的一种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允许其在一定条件下暂时不被拘留,但需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取保候审”,以下将从定义、适用条件、程序流程、法律依据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对涉嫌犯罪的人员,在不对其实施逮捕的情况下,要求其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以确保其不会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的一种强制措施。

二、总结内容

项目 内容
定义 在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允许其暂不被拘留,但需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
适用对象 涉嫌犯罪但社会危险性较小、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怀孕或哺乳期的妇女等。
适用条件 1.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无现实危险性;
2. 有固定住所和收入;
3. 能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
程序流程 1. 提出申请(由嫌疑人、辩护人或家属提出);
2. 司法机关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
3. 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
4. 办理相关手续后释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等条款。
注意事项 1. 取保候审期间仍需配合调查;
2. 若违反规定,可能被没收保证金或撤销取保;
3. 取保候审不等于无罪,仅是临时性措施。

三、总结

取保候审是一种在保障司法程序顺利进行的同时,兼顾人权保护的重要制度。它既避免了不必要的羁押,又防止了嫌疑人逃避法律责任。对于当事人而言,了解取保候审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之,“什么是取保候审”并不只是简单的法律术语解释,而是涉及程序、权利与义务的综合概念。理解这一制度,有助于公众在面对司法问题时做出更理性、合法的应对。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