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9 月 24 日讯(记者 史思同)" 千呼万唤 " 下,存量房贷利率新一轮调整终于迎来希望。
9 月 24 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出,将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并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
具体来看,央行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房贷利率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大约在 0.5 个百分点左右;将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由 25% 下调到 15%,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政策落地后将有效遏制提前还贷潮,缓解其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同时有助于推动楼市企稳回暖。但对银行而言,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或将促使银行净息差进一步下行,从而加大经营压力。
" 预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存款利率将会对称下行。此外,前几轮存款利率下调的效果也在累积显现。持续综合考虑各项政策后,银行净息差能够保持基本稳定。" 潘功胜表示。据东方金诚测算,若存款利率平均下调 6.4 个基点,即可弥补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50 个基点对银行利润带来的影响。
第二轮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势在必行,有效遏制提前还贷现象
" 央行此次政策,覆盖存量房贷和新购房需求,是迄今为止力度最大、惠及面最大的一项房贷政策,为购房成本降低、持续增强购房信心、持续降低存量房贷风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
在他看来,此次政策统筹了存量房贷和增量房贷,同时也具有刺激消费、防范风险的导向。一方面,存量房贷利率若下调 50 个基点,对于 100 万贷款本金、30 年等额本息的还贷方式,月供可以减少 300 元,实实在在为购房者或还贷家庭减轻月供负担。同时,二套房贷首付比例调整,也进一步提高了居民购房的能力。
另一方面,存量房贷本身利率过去偏高,月供违约风险增大,也会产生提前还贷等事件。此次调整有助于稳住存量房贷、增加新购房按揭贷款需求,也有助于银行防范风险、拓宽业务,真正促进房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 此次政策将有效遏制提前还贷潮,缓解其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同时,这也在释放稳楼市的积极信号,有助于推动楼市企稳回暖。"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当前存量房贷利率确实有比较大的下调空间,否则无法遏制提前还贷潮,及其对居民消费的冲击。
实际上,早在去年 9 月份,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就已进行过一轮大规模调整。不过从实际效果来看,去年该轮存量房贷利率较大幅度下调,并没能有效改善今年以来消费低迷态势,提前还贷潮现象依然较为明显。
央行 2023 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首轮调整落地后,共有超过 23 万亿的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完成下调,调整后加权平均利率为 4.27%,平均降幅 73 个基点。而相较之下,受 LPR 下调及 "517" 楼市新政影响,今年 7 月新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已降至 3.4%。
" 今年以来存量房贷利率和新发放房贷利率之间的利差再度迅速拉大,接下来启动第二轮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势在必行。" 王青预计,本轮调整中,不仅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会下调,存量二套房贷利率也会下调。在楼市企稳回暖之前,存量房贷利率会跟进新发放房贷利率持续下调。
LPR、存款利率将会对称下行,银行净息差能够保持基本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居民还贷压力得以减轻的同时,业内普遍认为,息差持续收窄趋势下,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也将进一步加大银行经营压力。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告诉财联社记者,存量房贷降息,有利于降低贷款持有人的付息成本,增加可支配收入,也是降低融资成本的一种体现,对于促进消费以及稳定居民信心等方面也能够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但对银行而言,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后,会对银行贷款端的收益水平产生影响,净息差也将进一步下行。由于存量按揭贷款在各家银行的占比有所不同,相对而言,零售业务占比高的银行所受影响也将会更大。
" 截至 6 月末,存量房贷规模为 37.8 万亿,利率下调 0.5 个百分点,意味着银行 1 年的利息收入就要减少 1890 亿,约相当于 2023 年银行业利润总额的 8.2% 左右。" 王青表示。不过在他看来,这个难题并非根本性障碍,监管层可通过引导商业银行有序下调存款利率的方式予以缓解。
据王青分析,截至 6 月末,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为 296.5 万亿元。这意味着若存款利率平均下调 6.4 个基点,即可弥补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50 个基点对银行利润带来的影响,能够在减轻房贷居民家庭负担的同时缓解对银行利润的挤压。
实际上,潘功胜在发布会上也进一步表示,本次利率调整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总体中性。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将减少银行的利息收入,但也会减少提前还贷。此外,预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存款利率将会对称下行,而前几轮存款利率下调的效果也在累积显现。持续综合考虑各项政策后,银行净息差能够保持基本稳定。
此外,曾刚也同样指出,短期而言,银行将会面临更大的息差下行压力,不过中长期而言,存量贷款利率下降,也有助于银行减少提前还贷现象带来的长期损失。
对于后续息差压力,他建议,银行需进一步的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压降负债端成本,同时贷款端更要强化具有潜在发展空间的领域,特别是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的投放等,通过优化信贷结构,提升生息资产的收益水平,从而应对息差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