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有工作经历也能是应届生!多省份明确取消应届生身份!

鲁家贞
导读 近期,多省份包括山东、湖南、贵州、广西的人社部门发布了新政策,调整了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在这些地区的事业单位招聘中,应聘者的过往工...

近期,多省份包括山东、湖南、贵州、广西的人社部门发布了新政策,调整了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在这些地区的事业单位招聘中,应聘者的过往工作经历和社保缴纳情况将不再作为应届生身份审核的条件。这对于担忧因工作经历而失去应届生身份、专注于备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年轻人而言,无疑是个积极信号。

就业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其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为重要,一直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以浙江省为例,近年来,该省公务员招录职位中,超半数以上专为应届毕业生设立。不仅在公职领域,大型国有企业、全球500强公司以及互联网知名企业也倾向于通过校园招聘吸纳应届毕业生,为他们提供了进入知名企业的便捷通道。

然而,应届生身份的界定在不同地区、不同机构间存在差异,导致理解和执行标准不一。通常,一旦毕业生与单位签订合同并开始缴纳社保,就被视为已就业,可能不再被视为应届毕业生,影响其享受某些特定的就业机会。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为了避免失去应届生身份带来的优势,选择延迟就业或延期毕业,以便能够申请仅限应届生的职位。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慢就业现象在应届毕业生中较为普遍,约有19.1%的应届毕业生选择慢就业,而42.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考虑延期毕业是为了保持应届生身份。社会各界对此有所反思,认为应届生身份的设定不应成为就业的障碍,呼吁调整相关政策以促进就业。

对此,一些省市开始采取行动,如山东省等放宽了应届生认定标准,取消了工作经历和社保缴纳的审核要求。同时,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如腾讯、阿里巴巴等,也在校园招聘中放宽了毕业时间限制,为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就业环境。

这些调整意味着毕业生在职业起步阶段拥有了更多选择和尝试的空间,不必因担忧失去应届生身份而局限自己的发展路径。教育机构也在鼓励学生多元探索,减少对单一就业途径的依赖,帮助他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职场,最终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这些政策的微调,旨在减轻毕业生的心理负担,促进青年人才的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