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1米3的孩子在60厘米水中溺水 浅水区≠安全区,家长警惕!

管惠素
导读 自八月九日起,通过“浙大儿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显示,暑假期间至今,该医院的儿科重症监护室已收治了八例儿童溺水病例,遗憾的是,仅...

自八月九日起,通过“浙大儿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显示,暑假期间至今,该医院的儿科重症监护室已收治了八例儿童溺水病例,遗憾的是,仅有两名儿童幸存。这一系列不幸事件集中在短短几天内,特别是七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涉及的儿童年龄跨度从两岁至十三岁,让人揪心。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PICU的副主任杨子浩对此深感悲痛,他强调:“一时的疏忽可能导致终生的懊悔。暑假尚未结束,家长们在未来几周内必须加强对孩子溺水风险的防范。”

溺水地点多样,不仅限于池塘和游泳池,就连水上乐园也发生了悲剧,其中一名身高达到130厘米的孩子在一个仅60厘米深的戏水区溺水。这个案例特别触动人心,因为家长原以为较浅的水域相对安全,未料孩子滑倒后无法自行站起,迅速陷入危险。所幸,因家长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并在第一时间实施,随后紧急送往浙大儿院救治,孩子最终得救。

杨子浩副主任提醒,溺水并不总是伴随着呼救声和明显挣扎,很多时候是悄无声息的。家长需警惕孩子出现静默无声、面部淹没水中、手臂无法有效划水、身体直立无法踢腿等迹象,这些都是溺水的征兆。因此,家长在孩子游泳或戏水时必须全程密切关注。

为防患于未然,家长应教导孩子遵守“六不准”原则,包括不得私自游泳、无成人陪同不下水、不擅自救助他人、远离无安全保障的水域等。同时,大人也需要记住“九要点”,如不让孩子独处水域、保持视线接触、使用合格救生装备、游泳前后做好热身等。

此外,针对网络流传的倒背溺水儿童“控水”方法,急救专家明确指出这是错误做法,溺水急救的关键在于及时进行心肺复苏,而非控水,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总之,提高警惕,正确施救,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溺水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