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赞助奥运,值不值? 财经看奥运
近期,随着奥运会的热烈举办,众多赞助商成为了公众瞩目的对象,其中,国内乳制品行业的领头羊蒙牛,携手多位明星代言人展开了一系列高调的市场营销活动,成功占据了大众视野的中心位置。2019年,蒙牛与可口可乐联合,与国际奥委会签订了一份为期12年、价值30亿美元的合约,正式成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这份合同覆盖了六届夏冬奥运会,显示出蒙牛在奥运赞助上的大手笔投入。
然而,在蒙牛在奥运舞台上风光无限之时,其股价却在7月30日遭遇骤跌,最大跌幅超过7%。尽管随后股价有所回升,截至8月6日收盘,每股价格稳定在12.98港元,总市值约500亿港元,但与曾经接近2000亿港元的市值巅峰相去甚远。摩根大通最新的研究报告对蒙牛的前景持谨慎态度,不仅下调了投资评级,还将目标价大幅削减近57%,预计蒙牛在未来几年的销售和盈利增长将面临挑战。
蒙牛在业绩方面同样承受压力,2023年财报显示,尽管公司收入略有增长,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低于市场预期,原因包括联营公司业绩下滑及一次性收益减少。其核心业务液态奶市场趋于饱和,人均消费量呈现负增长趋势,加之其他业务板块如奶粉、冰淇淋等领域的并购效果未达预期,进一步加剧了业绩的疲软。
此外,蒙牛的高额营销支出也受到了外界的批评,尤其是在体育营销方面的大量投入,虽然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但并未转化为同等比例的销售增长,反而因营销策略中的几次失误影响了品牌形象。当前乳制品行业整体面临产能过剩和消费需求不振的问题,成本上升与销售放缓的双重压力使得蒙牛的经营挑战重重。再加上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如妙可蓝多反式脂肪酸风波,进一步损害了消费者信任,增加了企业的公关难题。
综上,蒙牛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不仅要应对业绩下滑的挑战,还需在营销策略上寻找更有效的路径,同时加强产品质量控制,以重塑消费者信心,为其长远发展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