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资本,特别是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近期在中国市场的活跃布局引人注目。8月1日,PIF在其官方网站宣布,已与中国六家顶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签署了总价值500亿美元的谅解备忘录。这些协议旨在促进双方通过债务和股权形式的资本双向流动,体现了PIF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更强机构合作关系的战略意图。
早在7月初,PIF便因一系列迅速而密集的访华活动成为焦点,其计划中的北京办事处预计将于2024年底至2025年初设立。PIF的积极投资策略与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已见成效,其总收入从2022年的440亿美元激增到2023年底的883亿美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利润显著提升。
这一系列合作不仅限于谅解备忘录的签署,还涉及到了实质性的战略对接。例如,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均与PIF签署了合作协议,合作范围广泛,包括能源合作、人民币跨境使用、债券发行、项目投资、投资托管及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这些动作彰显了PIF与中国伙伴深化合作的决心,也是中东资本加速布局中国市场的实例。
PIF的高调动作背后,是其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据PIF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作为其关键战略市场,对于基金实现全球投资策略至关重要。目前,PIF在中国的投资规模已逾220亿美元,覆盖可持续发展、科技、汽车、医疗健康等多个行业,预示着双方合作正迈向更深层次。此外,PIF北京办公室的设立计划,进一步表明其对华合作的长期承诺。
作为沙特对外投资的旗舰,PIF不仅是全球第六大主权财富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庞大,且其投资成绩斐然。尽管完整年度报告尚未发布,但初步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PIF的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其中净利润扭转了前一年因投资亏损所导致的净亏损状态,展现出其投资组合的韧性和战略调整的有效性。随着PIF继续在全球舞台上施展其投资影响力,沙特经济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将得到有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