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种地吧》掉粉:被粉丝选中的节目,最终“背叛”了粉丝?粉丝经济的反思

都娟伯
导读 《种地吧》这档综艺节目在行业相对平静期脱颖而出,自首播至第二季结束,一直备受关注。节目意外地引发了广泛行业讨论,特别是在第二季落幕...

《种地吧》这档综艺节目在行业相对平静期脱颖而出,自首播至第二季结束,一直备受关注。节目意外地引发了广泛行业讨论,特别是在第二季落幕时,因官方发布招募新农人的公告,暗示第三季可能有新成员加入,导致大量忠实观众即“禾伙人”表达了强烈反应,特别是对“十个勤天”团队是否完整保留的关注和猜测,这一公告甚至引发了百万级别的粉丝脱粉现象。

该节目虽然起初定位为群像展示,但实际上其运作模式与内娱选秀及男团养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通过将十位素人置于特定环境,专注于种地生活长达二百天,观众通过他们的日常互动,见证了一段真实、简单的成长故事。与传统选秀不同,成员无需投票竞争出道位,节目的长期播放让观众逐渐建立情感联结,自发推广,助其破圈。粉丝群体“禾伙人”不仅深度参与,还主动助力节目成员获得商业机会,如促成“十个勤天”与豪士面包的合作,体现了高度的粉丝凝聚力。

《种地吧》巧妙利用“新农人”养成的概念,规避了选秀节目常见的争议,营造了一个正面的真人秀及男团养成氛围。然而,随着成员个人事业的发展需求与团队活动之间的冲突加剧,尤其是“十个勤天”团队面临是否全员回归第三季的疑问,如同以往许多选秀团体难以逃脱的两年“魔咒”。成员们的个人目标与团队活动间的平衡成为难题,加之各成员所属经纪公司的不同考量,团队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

节目若在第三季引入新成员,可能引起原有粉丝不满,失去原有养成粉丝基础,而维持原班人马又需解决内容创新的挑战,以防观众审美疲劳。《种地吧》的案例凸显了在内容直接面向消费者(TO C)的时代,节目制作方需谨慎处理粉丝情绪价值,以避免信任危机。如何在保持节目核心魅力与满足粉丝期待间找到平衡点,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总之,《种地吧》的成功与面临的困境,反映了当前娱乐文化产业中,内容创新、粉丝经济与艺人个人发展路径之间的复杂互动,以及如何在保持真诚与新鲜感之间取得微妙平衡的行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