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油罐车行业现状 食品安全警钟再响,运输漏洞亟待修补!

别朗玲
导读 近期,关于“罐车在卸载煤制油后直接装载食用油”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社会关注。对此,中储粮集团公司迅速回应,表示将高度关注此事,展开全面...

近期,关于“罐车在卸载煤制油后直接装载食用油”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社会关注。对此,中储粮集团公司迅速回应,表示将高度关注此事,展开全面排查并吸取教训。另一涉事方汇福粮油集团则透露,相关部门正介入调查,公司正等待官方公布结果。

油罐车行业现状是公众最为关切的是这些食用油的最终流向及是否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明确这一点,对事件定性至关重要。若这些油未经处理就进入消费市场,将构成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要求我们不仅限于企业声明,更要深入审视监管体系及法规的有效性。

报道揭示了运输环节问题的成因:尽管《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建议使用专用车辆,但这仅为推荐标准,未被严格执行。部分运输企业为降低成本,不仅未使用专用罐车,甚至忽略了清洗步骤。令人费解的是,如此粗放的操作为何长期未被察觉?

随后的疑问集中于散装油上市前的质量检测流程。如果缺乏检测,监管盲点显然存在;若已检测却未发现问题,那么是检测标准本身有误,还是执行不力?行业内部流传的化工油与食用油混装现象,暗示着终端监管可能有较大缺失。一个严格监控的市场终端本应能有效遏制运输环节的违规行为。

人们期望大型企业如中储粮能在食品安全上起到表率作用,但彻底消除此类风险还需从制度层面堵漏。例如,强化对运输油罐清洁度的检查要求,或制定强制性标准确保食用油专车运输。然而,专车运输可能导致成本上升,影响油价。因此,最实际的可能是实施严格的油罐清洗监管,而非依赖企业的自我约束。

食用油安全直接关系民众健康。当前,应对措施不应仅停留于企业内部整改,而是需全面梳理从生产到消费的每一个监管环节,确保没有遗漏。值得注意的是,此食品安全事件尚未启动问责程序,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这不符合常规。有效的安全管理应包含问题发生后的责任追溯。因此,必须以此为契机,重新评估并加强食用油安全监管机制,确保每一环都有人负责且能够切实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