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汉学家:三千藏书印情缘 ——书香里的中哈友谊史
哈萨克斯坦汉学家克拉拉·哈菲佐娃与中国的深厚情缘,通过她那三千余册藏书和资料生动展现。现年85岁的哈菲佐娃是该国诸多与中国相关的“第一人”:首位系统研究中国问题的女性、首位获得汉学博士学位的学者、首个高校汉语教学部门的领头人,以及第一个系统梳理中国与中亚关系史的专家。她表示,自己的许多学术“第一次”都与两国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哈菲佐娃的藏书中,包含了书籍、手稿、未发表的文稿,以及与中、哈、俄学术界交流的信函,其中大量文献与中国紧密相联。其中,一本手抄的《汉语语法》见证了她与北京大学生吕桂珍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友情。60年代,吕桂珍因见哈菲佐娃苦于找不到学习资料,亲手抄录了这本语法书赠予她。两人于2019年重逢,吕桂珍随后寄来的包含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主题音乐《琵琶语》的光盘,让哈菲佐娃深感友情如初,音乐胜过千言万语。
70年代,一本俄文版《论语》引领哈菲佐娃踏入了儒学研究的殿堂,这份来自俄罗斯研究员的礼物为她开启了探索儒家思想的大门。哈菲佐娃感叹,从她那一代起,哈萨克斯坦的汉学研究才逐步兴起,而今已不再局限于历史领域,对当代中国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她认为,这得益于中哈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双方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了哈萨克斯坦汉学研究的广泛拓展。
哈菲佐娃频繁访华,坚持认为深入理解中国对汉学研究至关重要。她坚信,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两国合作的前景无比光明。近期,她决定将自己的宝贵收藏捐赠给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希望这些资料能为后世学者提供研究资源,延续学术传承。她的家庭亦是如此,女儿和外孙女分别投身于唐朝文化和中国历史的研究。
哈菲佐娃不仅是一位学者,也是当地孩子的汉字启蒙老师,经常以简单的提问引导孩子们进入汉字的世界,一笔一划间传递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于未来,她仍有一个未完成的心愿:访问山东曲阜,探寻孔子的故乡,期待有一天能够亲自踏上这片充满历史文化意义的土地。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首都师范大学是211吗】一、“首都师范大学是211吗”是许多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时经常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考和统招毕业证不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在选择继续教育方式时,很多学生都会关注“...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考本科国家承认学历吗】一、“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考本科国家承认学历吗”是许多...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怎么样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介绍】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一所位于北京市的全日制本科...浏览全文>>
-
【第一次电影剧情】《第一次》是一部由美国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执导的电影,于2004年...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学费一年多少钱】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浏览全文>>
-
【第一次点外卖的流程】对于第一次尝试点外卖的人来说,整个过程可能会有些陌生。不过,只要按照步骤来,就能...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学费为什么要这么贵】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作为一所独立学院,近年来在学费方面引发了...浏览全文>>
-
【第一次登泰山的忌讳】泰山,作为五岳之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无数人心中的朝圣之地。对于第一...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位于哪个城市】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一所独立学院,隶属于首都师范大学。对于许多学...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