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哈萨克斯坦汉学家:三千藏书印情缘 ——书香里的中哈友谊史

冉媛佳
导读 哈萨克斯坦汉学家克拉拉·哈菲佐娃与中国的深厚情缘,通过她那三千余册藏书和资料生动展现。现年85岁的哈菲佐娃是该国诸多与中国相关的“第...

哈萨克斯坦汉学家克拉拉·哈菲佐娃与中国的深厚情缘,通过她那三千余册藏书和资料生动展现。现年85岁的哈菲佐娃是该国诸多与中国相关的“第一人”:首位系统研究中国问题的女性、首位获得汉学博士学位的学者、首个高校汉语教学部门的领头人,以及第一个系统梳理中国与中亚关系史的专家。她表示,自己的许多学术“第一次”都与两国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哈菲佐娃的藏书中,包含了书籍、手稿、未发表的文稿,以及与中、哈、俄学术界交流的信函,其中大量文献与中国紧密相联。其中,一本手抄的《汉语语法》见证了她与北京大学生吕桂珍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友情。60年代,吕桂珍因见哈菲佐娃苦于找不到学习资料,亲手抄录了这本语法书赠予她。两人于2019年重逢,吕桂珍随后寄来的包含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主题音乐《琵琶语》的光盘,让哈菲佐娃深感友情如初,音乐胜过千言万语。

70年代,一本俄文版《论语》引领哈菲佐娃踏入了儒学研究的殿堂,这份来自俄罗斯研究员的礼物为她开启了探索儒家思想的大门。哈菲佐娃感叹,从她那一代起,哈萨克斯坦的汉学研究才逐步兴起,而今已不再局限于历史领域,对当代中国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她认为,这得益于中哈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双方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了哈萨克斯坦汉学研究的广泛拓展。

哈菲佐娃频繁访华,坚持认为深入理解中国对汉学研究至关重要。她坚信,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两国合作的前景无比光明。近期,她决定将自己的宝贵收藏捐赠给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希望这些资料能为后世学者提供研究资源,延续学术传承。她的家庭亦是如此,女儿和外孙女分别投身于唐朝文化和中国历史的研究。

哈菲佐娃不仅是一位学者,也是当地孩子的汉字启蒙老师,经常以简单的提问引导孩子们进入汉字的世界,一笔一划间传递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于未来,她仍有一个未完成的心愿:访问山东曲阜,探寻孔子的故乡,期待有一天能够亲自踏上这片充满历史文化意义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