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5 月下旬以来,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进入 "618" 大促模式。但与往年相比,今年的 618 似乎 " 平静 " 不少。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相继取消了预售制,并对促销优惠政策进行了大幅简化。
不仅商家 " 平静 ",消费者更是 " 理性得可怕 "。有网友发现,自己参加拼多多的 "618" 活动时所买的商品突然就被商家自动退款。
此事一出,立刻引发网络热议,直呼 " 真玩不起啊!"
萧内网萧山论坛
曾经在去年掀起电商行业巨浪的 " 百亿补贴 ",为何成为消费者吐槽重灾区?明明下单了,为何会被突然退款?买家与卖家、卖家与拼多多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曾为拼多多带来 " 品质 " 与用户的百亿补贴,不香了?
01 百亿补贴频遭退货为哪般?
5 月 25 日,杭州萧山一名网友在本地论坛发帖称:"618 活动买手机,在某平台买了 4 次退了 4 次,不打算买了,玩不起就不要上架卖 "。无独有偶,早在 5 月初时,一些网友发帖,称自己平时都是正常消费,搞不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砍单 "。
萧内网萧山论坛
除上述网友所说的状况,微博上有网友吐槽,去年双十一开始,淘宝百亿补贴也出现了自动退单的现象。在帖子的下方评论区,很多网友表示在不同平台上都遇到过同样的状况,而且不限于手机等贵价商品,有网友买矿泉水也被自动退款了。
萧内网萧山论坛
有网友表示,百亿补贴砍单和买家账号有关,系统审核严格,不管是哪个平台,都有可能被砍单误伤。也有部分网友联系客服称:百亿补贴对于不同商品有不同时效的限购规则,同时,同一用户提交多笔订单的超过限购规则,平台会关闭交易。
简单来说就是 " 限购,同一用户仅只能购买一件 ",这样的说法自然引起了很多消费者的不满,纷纷称平台 " 诈骗 "" 玩不起就别玩 "。
当退单事件在一贯以低价为核心的拼多多身上重演,究其背后原因,是不是电商低价之路见顶?商家与拼多多之间的低价矛盾激化?
在壹度 Pro 看来,本质原因有二:一是商家不断降价,利润空间被压缩;另一方面,则是拼多多净利润保持翻倍增长。
今年 5 月 22 日,拼多多集团发布截至 3 月 31 日的 2024 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拼多多集团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 868 亿元,市场预估 768.6 亿元,同比增长 131%;调整后净利润 306.0 亿元,市场预估 155.3 亿元,同比增 202%。
事实上,自 2021 年三季报首次盈利以来,拼多多净利润持续高增长,增幅不低于 50%。这样的成绩堪称炸裂,也让拼多多的盘中市值一度超越阿里巴巴。
当拼多多的净利润保持翻番增长时,商家却为了应对低价而不断降价,压缩了利润空间。这样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商家与平台之间的矛盾被不断激化。
02 电商竞争回归最原始阶段——低价竞争
为什么电商在不断发展,消费者、商家、平台之间的矛盾却进一步被激化了?
大环境是,随着直播电商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的加入,当下的电商市场又重新回归到价格这一最初级、最具杀伤力的赛道。
回顾中国电商发展史,无疑是精彩且刺激的。
最早期的淘宝,是电商的 1.0 时代,当传统企业初步触网,最终以三年免费模式(商家侧)成就了淘宝的商业帝国。
随后,京东加入电商竞争,为了与淘宝区隔开来,京东一直主打正品行货,并且价格要比线下的手机大卖场便宜很多,当时在线下买手机电脑不仅水很深,而且溢价很高。可以说京东网上商城早期能够崛起,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其在电子 3C 领域积累的好口碑。
2008 年,京东首次开始推出 618 秒杀活动,拉开了此后十余年电商购物节的帷幕。次年,淘宝开始搞双 11,国内电商最重要的两大购物节 618 和双 11 开始站上历史舞台。至此形成了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新格局,这是电商市场的 2.0 时代。
后来,随着电商化发展逐渐成型,消费者逐渐习惯于在网上下单,2013 年,苏宁明确 " 电商 + 店商 + 零售服务商 " 的云商新模式。其董事长张近东提出中国零售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互联网零售。此时随着苏宁等实体企业的加入,电商进入拼配送、售后等阶段,这个阶段也是三通一达、顺丰等物流公司竞争最激烈的时代。
2015 年,拼多多的成立,凭借其独特的团购低价和分享机制,迅速崛起并占据了市场份额。拼多多的崛起给了以淘宝、京东为首的电商巨头一记重击,打破了电商市场的格局。
自去年 11 月 29 日,拼多多市值首次超越阿里巴巴后,近半年来拼多多市值曾多次超越阿里巴巴。拼多多 2024 年一季报显示,总营收 868 亿元,增长 131%,超市场预期。交易服务收入大增 327%,成最大收入来源。拼多多总营收已经超过阿里淘天 + 京东广告服务总和,净利润是阿里 + 京东总和的约 2.7 倍。
然而,就在拼多多横扫阿里京东时,短视频、直播电商的加入将电商这趟水搅得更浑了。据媒体报道,2023 年,抖音电商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大约为 2.7 万亿,2024 年的 GMV 目标则更高,涨幅接近 50%。2023 年,阿里巴巴全年 GMV 为 7.2 万亿,而拼多多 GMV 则是 4.05 万亿。
直播电商的崛起给了以拼多多、淘宝、京东等平台为首的传统电商一记重击,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家不得不再度回归低价竞争时代。
去年开始,各家将 " 低价 " 打法摆到明面上来,京东提出 " 多快好省 ",上线了百亿补贴频道,并放开 POP 招商、下调运费门槛等;淘宝天猫提出 " 价格力 " 战略目标;快手电商将 " 低价好物 " 作为经营风向标。抖音商家也曾表示要对标拼多多,把价格做低。
京东公众号截图
种种迹象表明,电商重回价格战赛道。今年 "618" 期间,价格战更是愈演愈烈。而一向作为低价 " 卷王 " 的拼多多竟然 " 翻车了 ",可见,低价一时很简单,但低价如何可持续?这是摆在拼多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也是摆在所有电商平台面前的问题。
03 低价能否可持续?
低价一时爽,一直低价 " 火葬场 "。似乎在平台和商家的眼中,一直低价是很难做到的事,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到低价可持续?
想要做到低价可持续,我们首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低价的逻辑在哪。而这一点,以低价竞争出身的拼多多最熟悉。
相信每个消费者在浏览拼多多时都经历过这样的事,前几分钟浏览的商品,过几分钟再去看就会发现另一家更便宜的,这就是拼多多的 " 赛马制 "。不管一个商家平时卖的货有多好,一个单品只要比竞争对手贵几元钱,流量就会低。而商家们为了获得更多流量只能不断内卷,不断低价,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商家与平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前两天,磨铁出版社以低价扰乱秩序为由停止对京东发货。京东认为,京东图书 618 的活动目标只是让更多消费者买到便宜的好书。而磨铁集团创始人则认为京东此举是低价乱价、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归根结底其实是平台与商家之间的零供关系不和谐所导致的。
去年十二月,王小卤与盒马停止合作同样是因为双方在供货价格上谈不拢,零供矛盾加深。
小卤政教处公众号
想要低价获取利润不能只靠压价让商家亏钱,如果一味压价于商家,迟早会引起商家的逆反心理,但对于目前的大多数平台来说,显然还处于以压价来进行价格战的阶段。
为此,拼多多及其跨境电商平台 Temu 没少被人所诟病。并且拼多多用 " 低价 " 方式享受国内流量红利的打法,在海外市场的不适用性已经凸显。最直接的表现是,在第三方消费体验平台上,消费者对 Temu 的评级正在不断降低。
例如,2023 年 2 月,在 Temu 最受关注的时间段,在美国商业评价网站 BBB(Better Business Bureau)上,其消费者评级为 C,用户的平均评级曾跌至 1.78 星(满分 5 星)。而到了 2023 年 6 月,Temu 平台在 BBB 网站上的评分也仅为 2.41 分(满分 5 分)。
与此同时,一部分 Temu 的卖家,也因为在 Temu 平台销售商品利润微薄而不堪重负,已有退出 Temu 的迹象。
这也意味着,Temu 如果继续延续拼多多的低价策略,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十分存疑。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拼多多想要继续延续这种低价战略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
结语
想要低价可持续不能靠一味压价,最终只会导致平台赚钱、商家亏钱,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想要低价可持续,各电商平台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降低商家经营成本,使得商家能有更多利润拿出来。
目前,电商市场已回归最原始的低价竞争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谁更低价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保持电商低价可持续,使买家、卖家、平台三方共同得利才是当今电商竞争最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