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餐饮店给食客发被吃牛的“身份卡”惹争议:人性与食欲的碰撞

仇伦寒
导读 近期,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在西贝莜面村就餐前的独特经历。店员递给顾客一张特别的“身份卡”,上面记载着即将成为餐桌上美食的...

近期,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在西贝莜面村就餐前的独特经历。店员递给顾客一张特别的“身份卡”,上面记载着即将成为餐桌上美食的那头牛的详细资料,包括性别、种类、年龄、进店和屠宰日期,甚至还有居住地址和一张彩色照片,配以一个专属的编号。这一做法在网络上迅速引起讨论,部分网友感到此举略显无情。

发帖网友叙述了5月31日的这次用餐经历,透露每天餐厅都会供应一头新屠宰的牛的肉,剩余牛肉则会被加工成牛肉酱。尽管店家可能意在提供食材透明度,增强顾客的信任感,但这张充满细节的“身份卡”却触动了许多网友的情感。近5000条评论中,一些网友表达了强烈的共鸣与不适,特别是那些本身就对牛这类动物抱有深厚同情心的人,他们认为这样的信息公开方式让人难以忽视牛作为生命体的存在,从而在心理上抗拒食用。

然而,另一些网友则持有不同看法,他们质疑为何人们在面对这样直接的信息呈现时会感到不安,指出即便没有这张“身份卡”,肉类消费的本质并未改变,牛最终的命运仍然是为了人类的饮食需求。这部分网友呼吁大家正视自己的饮食选择背后的意义。

针对此事,经6月5日的进一步了解,该活动实际上是个别门店的独立行为,并非西贝品牌的全国性推广。涉事的北京门店工作人员确认,这是一项仅在5月份进行的短期活动,目前门店已根据上级指示终止了发放“身份卡”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