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北大教授解析高考作文题 “历久弥新”与“打开”背后的深意

宗仪艺
导读 6月7日,随着2024年高考首场科目语文考试在上午11点半结束,高考作文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北京高考大作文延续了往年的二选一模式,考生...

6月7日,随着2024年高考首场科目语文考试在上午11点半结束,高考作文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北京高考大作文延续了往年的二选一模式,考生可选择以“历久弥新”为题撰写议论文,探讨经久不衰的价值与创新;或是以“打开”为题,完成一篇记叙文,讲述个人成长、人际互动或科技创新中“打开”新境界的故事。微写作部分则提供了三个贴近生活实际的题目,涉及社交媒体现象、名人故乡文化探索及月亮的诗意想象。

对于“历久弥新”的作文题,专家指出,它不仅贴近学生的实际,还能激发他们思考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联系。题目与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相呼应,鼓励学生思考哪些经典、思想和精神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而历久弥新,及其背后的原因和价值。考生可以从个人经验出发,结合课堂学习,探讨“经典”与“精神”持久生命力的根源。

至于记叙文题目“打开”,专家建议考生可以从具体的人或事出发,围绕个人成长、人际沟通和科技创新等维度,展示“打开视野”、“打开心扉”或“打开思路”的过程及其意义。题目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联结个人经历与社会热点,展现多元视角和独特体验。

微写作部分,专家强调了题目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如对“朋友圈点赞现象”的思考反映了数字时代社交习惯,而提议名人故乡的研学活动则促进了文化和地理知识的融合,最后一题“月的独白”则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意象的现代抒情创作。

整体而言,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注重引导他们关注现实生活、传统文化与时代创新的交融,体现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成长为具有积极态度、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人才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