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扬得意成语介绍】“扬扬得意”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因取得成功或得到某种好处而表现出自满、得意的样子。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表示一个人过于自信或骄傲,可能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或自身的不足。
在日常生活中,“扬扬得意”常常出现在对他人行为的描述中,尤其是在对方表现得过于自得其乐时。它不仅是一种情绪的表达,也反映出一种心理状态,即对自己当前状况的满足和对他人评价的忽视。
成语详解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扬扬得意 |
拼音 | yáng yáng dé yì |
注音 | ㄧㄤˊ ㄧㄤˊ ㄉㄜˊ ㄧˋ |
释义 | 形容人因成功或获得好处而显得非常得意、自满的样子。 |
出处 |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怒曰:‘此沛公之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于是乃召见,谢项王,遂与樊哙入,扬扬得意。”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神态或态度,常含贬义。 |
近义词 | 自鸣得意、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低调内敛、谨言慎行 |
例句 | 他在比赛中获胜后,扬扬得意地向大家炫耀自己的成绩。 |
使用场景分析
场景 | 描述 |
日常对话 | 用于批评某人过于自满或骄傲。 |
文学作品 | 常用于描写人物性格或心理状态。 |
新闻报道 | 描述公众人物或官员因成功而表现得过分得意。 |
教育场合 | 用于教育学生保持谦逊的态度。 |
总结
“扬扬得意”这一成语,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褒义的“得意”,但实际上多用于批评一个人的自大和骄傲。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判断是否合适。成语的运用不仅能丰富语言表达,还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态度。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得体、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