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跋扈意思】“飞扬跋扈”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傲慢、放肆、不守规矩。这个成语在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批评那些态度嚣张、行事霸道的人。下面将从含义、出处、用法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含义总结
“飞扬跋扈”原意是指人言行放纵、态度骄横,后来引申为形容人性格傲慢、自大、不讲道理。该词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批评或讽刺某些人缺乏教养或不尊重他人。
- 关键词:傲慢、放肆、霸道、无礼
- 感情色彩:贬义
- 适用对象:人(尤其是年轻人或地位较高者)
二、出处与演变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其言也,若风之过耳;其行也,若火之燎原。飞扬跋扈,不可制也。” |
演变 | 原本用于描述人性格张扬、难以约束,现多用于批评人的傲慢态度 |
三、用法与搭配
搭配方式 | 示例 |
作谓语 | 他总是飞扬跋扈,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
作定语 | 那个飞扬跋扈的老板让人难以忍受。 |
作宾语 | 老师批评了他飞扬跋扈的行为。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傲慢无礼、盛气凌人、桀骜不驯 |
反义词 | 谦虚有礼、温顺听话、恭恭敬敬 |
五、使用注意事项
-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冒犯。
- 多用于描写人物性格或行为,不宜滥用。
六、总结
“飞扬跋扈”是一个具有强烈贬义色彩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态度傲慢、行为放肆。它不仅反映了说话者的语气和态度,也体现了说话者对他人是否尊重的问题。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语境合理运用,避免误用或过度使用。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飞扬跋扈 |
含义 | 傲慢、放肆、不守规矩 |
出处 | 《后汉书》 |
用法 | 谓语、定语、宾语 |
情感色彩 | 贬义 |
适用对象 | 人(尤其指性格张扬者) |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可参考“桀骜不驯”、“盛气凌人”等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