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生活 > 日常问答 >

苏武牧羊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2025-09-25 07:03:59

问题描述:

苏武牧羊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5 07:03:59

苏武牧羊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苏武牧羊》是讲述西汉时期著名使节苏武在匈奴被扣留十九年,仍坚守气节、不屈不挠的感人故事。该文出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是古代历史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以下是对原文的翻译与注释,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原文节选

>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单于初立,欲结和亲,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发兵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事觉,单于怒,欲杀武。……

>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而去草实而食之。……

>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二、翻译与注释

原文 翻译 注释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父亲的功绩被任命为官,兄弟都做了郎官。 “父任”指因父亲的功劳而获得官职;“郎”是汉代官职名,多为皇帝近臣。
稍迁至栘中厩监。 后来升任为栘中厩监。 “迁”指升官;“栘中厩监”是管理马厩的官职。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当时汉朝连续对匈奴用兵,双方频繁互派使者互相观察。 “伐胡”即讨伐匈奴;“窥观”意为暗中观察。
匈奴单于初立,欲结和亲,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匈奴单于刚刚即位,想与汉朝和亲,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送回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 “单于”是匈奴最高首领;“中郎将”是高级军官;“持节”表示代表朝廷。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发兵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官员常惠等人,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 “假吏”指临时委任的官吏;“阏氏”是匈奴王后的称呼。
事觉,单于怒,欲杀武。 事情败露后,单于大怒,打算杀死苏武。 “事觉”指事情被发现。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而去草实而食之。 苏武到了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粮食供应断绝,只好挖野鼠吃草籽。 “廪食”指官府提供的粮饷;“去草实”指去掉草籽。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苏武在匈奴总共待了十九年,刚去时正值壮年,回来时头发和胡须都白了。 表现其坚贞不屈、长期困苦的形象。

三、总结

苏武牧羊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忠诚与坚韧,也反映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文言文的记载,我们得以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以及文化精神。

内容 说明
主题 忠诚、气节、爱国精神
人物 苏武:坚定、不屈;单于:残暴、猜忌
背景 汉朝与匈奴的外交与军事冲突
风格 叙事性强,语言简练,情感深沉
教育意义 强调忠义、坚持信念的重要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汉书》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结合《史记》《后汉书》等史料进行对比阅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