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全诗意思】《春种一粒粟》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悯农》之一,全诗为: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农民辛勤劳作却依然贫困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一、诗歌
《春种一粒粟》通过描绘农民从春天播种到秋天收获的过程,展现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与艰辛。然而,尽管全国土地都被开垦利用,农民却仍然面临饥饿和贫困,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大、赋税沉重的问题。
二、诗句解析表
诗句 | 字面意思 | 深层含义 | 表达情感 |
春种一粒粟 | 春天种下一粒种子 | 农民辛勤耕种,开始一年的劳作 | 对劳动的尊重 |
秋收万颗子 | 秋天收获成千上万颗粮食 | 农业丰收,成果丰硕 | 对丰收的喜悦 |
四海无闲田 | 天下没有闲置的土地 | 全国都在耕种,农业发达 | 对国家农业发展的肯定 |
农夫犹饿死 | 农民仍然饿死 | 尽管丰收,农民仍无法温饱 | 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
三、诗歌主题分析
这首诗以对比手法突出农民的辛苦与命运的悲惨。前两句写丰收之喜,后两句写现实之痛,形成强烈反差,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它不仅是一首描写农事的诗,更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讽喻诗。
四、作者背景简述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唐代著名诗人,与元稹、白居易并称“新乐府运动”代表人物。他的诗多关注民生疾苦,尤其是对农民的同情与关怀,在当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春种一粒粟》虽短小精悍,但寓意深远。它不仅是对农民生活的写实,更是对社会制度的反思。在今天,这首诗依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提醒我们珍惜粮食、关注民生、尊重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