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自珍原文和翻译】“敝帚自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汉书·张释之传》。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自己拥有的东西虽然并不珍贵,却非常珍惜,甚至有些固执地不愿舍弃。下面将对该成语的原文、出处及翻译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敝帚自珍”最早见于《汉书·张释之传》,原句为:“夫以一缕之任,寄之于千里之外,其势难持;以一勺之水,灌之于百丈之高,其势难久。是以君子贵慎其所处。今陛下以天下为家,而大臣之言,或有异同,愿陛下察之。臣闻‘敝帚自珍’,况国之重器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破旧的扫帚,也值得自己珍视,更何况国家的重要器物呢?
从字面来看,“敝帚”指的是破旧的扫帚,“自珍”则是自己珍爱。成语整体表达了人们对自身所拥有的事物,即使不值钱或不完美,也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依赖。
这个成语在现代多用于批评那些对自身不足或低劣的东西过于执着、不愿改进的人,同时也可用于表达对个人经历、作品或情感的珍视。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内容 | 原文 | 翻译 |
出处 | 《汉书·张释之传》 | 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张释之的记载,后被《汉书》收录 |
成语出处句子 | “夫以一缕之任,寄之于千里之外,其势难持;以一勺之水,灌之于百丈之高,其势难久。是以君子贵慎其所处。今陛下以天下为家,而大臣之言,或有异同,愿陛下察之。臣闻‘敝帚自珍’,况国之重器乎?” | 用一根丝线寄托在千里之外,难以保持;用一勺水浇灌到百丈高的地方,难以持久。因此君子要谨慎选择自己的处境。现在陛下以天下为家,但大臣的意见有时会有分歧,希望陛下能明察。我听说“敝帚自珍”,何况是国家的重要器物呢? |
成语含义 | 敝帚自珍 | 比喻自己拥有的东西虽不值钱,却十分珍惜,常含贬义 |
现代用法 | 敝帚自珍 | 多用于讽刺或提醒人们不要过分执着于无价值的事物,也可用于表达对自身作品、经历的珍视 |
三、结语
“敝帚自珍”这一成语既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器物的态度,也映射出人性中对自身所有物的情感依赖。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示:既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也要理性看待其价值,避免陷入盲目自恋或固步自封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