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常用分度号】热电偶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温度测量工具,其工作原理基于两种不同金属导体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热电势。根据所使用的材料组合,热电偶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温度范围、精度和适用环境。常见的热电偶分度号包括S、B、K、E、J、T等,以下是对这些常用分度号的总结。
常用热电偶分度号总结
分度号 | 材料组合 | 温度范围(℃) | 精度等级 | 特点 |
S | 铂铑10-铂 | 0~1700 | ±1.5℃ | 耐高温,稳定性好,常用于实验室和高温测量 |
B | 铂铑30-铂铑6 | 0~1800 | ±2.0℃ | 适用于高温环境,但低温段灵敏度低 |
K | 镍铬-镍硅 | -200~1300 | ±2.5℃ | 应用广泛,成本较低,适合工业测温 |
E | 镍铬-铜镍 | -200~900 | ±1.5℃ | 灵敏度高,适合低温测量,但易氧化 |
J | 铁-铜镍 | 0~750 | ±2.5℃ | 成本低,适合一般工业应用,但抗氧化性差 |
T | 铜-铜镍 | -200~350 | ±1.0℃ | 稳定性好,适合低温测量,常用于实验室 |
总结
以上分度号是目前热电偶中较为常见和实用的类型,选择时应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考虑温度范围、精度要求以及环境条件。例如,在高温环境下,S型或B型热电偶更为合适;而在工业控制中,K型因其性价比高而被广泛采用。此外,T型热电偶适用于低温测量,E型则因高灵敏度在某些特定场合具有优势。
在使用过程中,还需注意热电偶的校准与维护,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不同的行业和需求,合理选择热电偶类型是保证测量效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