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造次的造是什么意思】“不敢造次”的“造”字,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很多人看到“造次”这个词,可能会误以为是“制造、创造”,但其实这里的“造”另有含义。
一、
“不敢造次”是一个成语,出自《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原意是指即使在最紧迫或最困难的时候,也要坚持仁德,不违背本心。
在现代汉语中,“不敢造次”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谨慎、不轻举妄动,尤其是在面对重要事情时,不敢轻易冒进或做出不合规矩的行为。
其中,“造”在这里的意思是“仓促、急迫”,“次”是“次序、次第”。合起来就是“在仓促的情况下也不轻率行事”。
二、关键词解析表
词语 | 拼音 | 含义解释 | 常见用法 |
不敢造次 | bù gǎn zào cì | 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也保持谨慎,不轻率行动 | 形容人处事稳重,不冒进 |
造 | zào | 在此为“仓促、急迫”之意,非“制造” | 多用于文言或成语中 |
次 | cì | 次序、次第,也可指“次数” | 与“造”结合,表示在匆忙中仍守规矩 |
三、延伸说明
“造次”一词在古文中常见,如“造次弗离”,意思是即使在最紧迫的情况下也不离开正道。因此,“不敢造次”不仅是对行为的约束,更是对道德和原则的坚持。
现代人使用“不敢造次”时,往往带有褒义,表示一种成熟、稳重的态度,尤其在职场、社交场合中,这种态度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四、结语
“不敢造次”的“造”并非我们日常所理解的“制造”或“创造”,而是“仓促、急迫”的意思。整句话强调的是在压力下仍能保持冷静、理智,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人生态度。理解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更稳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