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生活 > 趣味生活 >

骂王朗贯口(骂王朗)

2025-03-26 14:24:10 来源: 用户:谢德妮 

大家好,小范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骂王朗贯口,骂王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王朗以会稽太守的身份初次登场。

2、在孙策打败吴郡的严白虎之后节节进逼,基于唇亡齿寒的原因,力排众议接纳了逃亡的严白虎,但遭到虞翻的反对。

3、之后派遣大将周昕与孙策作战失败,自知不敌孙策而向中原逃亡。

4、逃亡至中原后,受到曹操的赏识在朝中任职。

5、在此之后则成为极力帮助曹操夺权的得力助手,与华歆等人联手,使曹操得以晋升至魏公、魏王的位子。

6、曹操死后则威逼汉献帝禅让帝位与曹丕,成为魏国建立的一大功臣。

7、诸葛亮北伐时,王朗不顾已七十六岁高龄,与大都督曹真等人于祁山迎战诸葛亮。

8、在阵前与诸葛亮挑起舌战,然而被诸葛亮的言词所驳倒,一时气愤而自马背上摔落而死。

9、被称为“武乡侯骂死王朗”。

10、原文记载: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

11、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

12、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13、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

14、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

15、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

16、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17、后人有诗赞孔明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

18、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19、”扩展资料人物生平辅弼陶谦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拜郎中,任菑丘县长。

20、中平二年(185年),杨赐逝世,王朗因而弃官为杨赐服丧。

21、服丧期满后,获举孝廉、受官府征辟,他都不应命。

22、乃后才被徐州刺史陶谦举为茂才,初平四年(193年),汉献帝被李傕、郭汜控制,王朗时任徐州治中从事,与徐州别驾赵昱建议陶谦遣使向献帝进贡,以表示对汉室的支持。

23、陶谦听从,并命赵昱带奏章至长安。

24、献帝接到奏章后,颇感赞赏,并升陶谦为徐州牧、安东将军,王朗也被任命为会稽太守。

25、治理会稽王朗到会稽后,见当地人民仍然祭祀秦始皇,并且与夏禹同庙。

26、王朗认为秦始皇是无德之君,不配获得人民祭祀,于是将这行为取缔。

27、他在任四年,获得当地人民爱戴。

28、建安元年(196年),横扫江东的孙策率兵进攻会稽,王朗的幕僚、会稽功曹虞翻建议避其锋锐,但王朗不接纳,决意坚守。

29、 孙策数次渡水攻固陵,均为王朗击退。

30、后来,在孙策之叔孙静的献策下,王朗最终被孙策击败,准备逃到交州,出海到东冶时,遭孙策追击,他只得投降。

31、孙策因敬重王朗而不作加害,亦曾派张昭劝王朗为他效命,但王朗坚决不肯。

32、回归朝廷后来,丞相曹操上表征召王朗,王朗由曲阿县出发。

33、但因为久经战乱而道路不通,辗转数年才到任。

34、王朗抵达许昌后,先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

35、建安十八年(213年),魏国建立,王朗以军祭酒身份领魏郡太守。

36、后历任少府、奉常、大理。

37、  王朗处理事务在于宽恕犯罪者,控罪有疑点时判罚都会从轻,他与钟繇都以治狱而知名。

38、曹魏三公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魏文帝)继任魏王后,王朗迁任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

39、王朗曾进言,劝曹丕减轻刑狱,转以扶助幼弱,帮助人民休养生息。

40、同年,曹丕受献帝禅让称帝,改御史大夫为司空,进封王朗为乐平乡侯。

41、曹丕时常出外游猎,有时到半夜才回宫。

42、王朗于是上疏劝谏,曹丕于是不再半夜回宫。

43、黄初二年(221年),吴蜀夷陵之战爆发,有人认为应该举兵支援称藩的东吴,并一举吞灭蜀汉,但王朗认为应该等待两军相持不下时才领兵支持,并派持重的将领攻蜀军要害之处,一举决胜;而当时东吴尚未起兵,而且经常下雨,不利于行军,于是反对。

44、曹丕听从。

45、后来,曹丕征召孙权长子孙登为东中郎将,但孙登没有来,曹丕于是到许昌大兴屯田,打算进攻东吴,王朗又听闻孙权的回答未到,一旦越兵后孙登来到,影响甚大;于是反对出兵,建议增强边境戍守,预防东吴进攻。

46、当时曹丕以已成军而出征,而孙登始终没有来,曹丕到长江后撤回。

47、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曹叡即位,进封王朗为兰陵侯,升任司徒。

48、曾上书曹叡谏止营造宫室。

49、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谥号成侯。

50、其子王肃袭爵兰陵侯。

51、正始四年(243年),王朗与曹真等人因功得以配享曹操庙庭。

5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朗历史上王朗这次并没有随军出征,没有和诸葛亮对面骂阵,当然就没有被骂死这个史实。

53、这是小说家的演绎故事。

54、  《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口才犀利的文字,除了赤壁之战舌战东吴群儒,就要数六出祁山中的一出祁山”伐魏,魏蜀两军阵前骂死王朗,其日蜀魏两军阵前,王朗首先对诸葛亮说出一大套理论,甚至劝诸葛亮“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

55、”  诸葛亮听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世;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汝既为馅谀之人,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诸葛亮的这段话,针锋相对、言辞刻薄,把王朗骂了个体无完肤,“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56、”——也就是说,王朗真的被诸葛亮几句话活活的骂死了!  但以上精彩的情节其实只是小说家罗贯中的杜撰。

57、查阅《三国志》等等史书均找不到这段话的踪影。

58、  王朗(公元152——228)。

59、籍贯:徐州东海(今江苏)。

60、以通经典被任命为郎中,历任菑丘长,会稽太守,谏议大夫,魏郡太守,御史大夫,最后死在司徒(相当与宰相)任上。

61、谥号“成侯”。

62、王朗是三国时期的经学家。

63、《三国志·王朗传》记载:王朗早年就以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著称,汉末割据时期的徐州牧陶谦就任命他为会稽太守。

64、曹氏三代对王朗也是非常的赏识,从曹操时代的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到曹丕时期的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少府、奉常、大理、司徒,直至最后曹睿的司徒,位高权重,对曹魏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卓有贡献。

65、陈寿对他的评价是:“王朗文博富赡,诚皆一时之俊伟也”。

66、  认真考证,王朗和当时割据中国南方的蜀汉的宰相诸葛亮的官职和贡献其实差不很多,也算得上是割据中国北方的曹魏政权的一代名相、名臣。

67、不错,王朗77岁耄耋之年死于公元228年,正好是诸葛亮一出祁山一年。

68、但从可以查到的史料看,王朗并没有随军出征,而是死在大后方的魏都许昌。

69、至于罗贯中为什么要在《三国演义》中编造诸葛亮面对面骂死王朗的经不起历史考证的情节,清代毛宗岗先生曾经有过精辟的分析:罗贯中是把这一段对话当作诸葛亮征讨曹魏的檄文,借诸葛亮之口为北伐中原寻找正义的理由:“武侯虽有出师之表上告嗣君,恨无讨贼之文布告天下。

70、今观骂王朗一篇,即以此当骂曹丕,即以此当布告之文可耳。

71、”。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