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生活 > 趣味生活 >

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原文(周处翻译)

2025-03-26 14:29:25 来源: 用户:廖苇萱 

大家好,小范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原文,周处翻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翻译:周处年轻时,(为人)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同乡的人认为是一大祸害。

2、另外,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两者)一起侵害百姓。

3、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4、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互相拼杀后)只剩下其中一个。

5、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6、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

7、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

8、(周处)终于杀死了蛟龙出来了。

9、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实际上被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10、于是就进入吴郡去找寻陆机和陆云(以求指点)。

11、(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周处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怕最终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12、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就是晚上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13、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如果有了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远扬呢?”周处从此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忠臣。

14、原文: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

15、父鲂,吴鄱阳太守。

16、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

17、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

18、”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

19、”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

20、”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沉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

21、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

22、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

23、”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24、扩展资料:本文写的是晋人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从周处年轻时横行乡里,为人凶强,被人视为祸害,一直写到他终为忠臣的结局,表现了一个人只要有改恶从善的决心和行动,无论时候早晚,总能有所成就。

25、文章写得十分精炼,无论从周处早先的“凶强侠气”、危害乡里,还是后来勇于改过、痛改前非 ,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6、文章精心选才,“杀虎斩蛟”和“寻访二陆”两个事例,鲜明地展示了周处的个性特点。

27、本文也颇含哲理。

28、在乡人眼里,周处是义兴“三害”之首,即使杀虎斩蛟也得不到人们的谅解。

29、难得可贵的是周处能从乡人的反应中感悟到自己的严重过失,进而听取贤人的规劝,幡然悔悟,弃恶从善。

30、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