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生活 > 趣味生活 >

液态奶油是反式脂肪吗(液态奶)

2023-12-18 06:18:12 来源: 用户:缪香桦 

大家好,我是小跳,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液态奶油是反式脂肪吗,液态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液态奶

2、目录

3、一、从原料使用角度进行分类

4、二、加工工艺角度进行分类

5、三、液态奶常见两个标准化

6、液态奶生产工艺

7、编辑本段一、从原料使用角度进行分类

8、 主要有“XX纯牛奶”、“XX鲜牛奶”、“XX纯鲜牛奶”、“XX高钙奶”、“XX果味奶”等。可见多数乳品企业在生产液态奶产品的时候,是从其产品的原料和添加物的使用角度进行命名的。

9、 单一按原料奶的不同使用情况,液态奶产品的分类

10、 对原料牛奶而言存在着是否使用奶粉的区别,据现行国家标准GB5408.1-1999《巴氏杀菌乳》和GB5408.2-1999《灭菌乳》的规定,只有灭菌乳可以以奶粉作原料但要求明确加以标示。因为无论是从成本上讲还是从质地、风味和营养价值上讲,它们的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然而目前所有使用者几乎都不加标示。

11、 生鲜牛奶(raw milk):从健康牛体正常乳房挤下的天然乳腺分泌物,仅经过冷却,可能经过过滤,但未杀菌、加热、净乳,特别是未经过巴氏杀菌。又可称为生奶/乳、生鲜牛乳、原料奶/乳。

12、 再制奶(recombined milk):用脱脂奶粉同奶油(butter)或无水奶油(butteroil)等乳脂肪以及水混合勾兑而成的符合GB-6914《生鲜牛奶收购标准》成分的液态奶。又可称为再制乳。

13、 还原奶(reconstituted milk):用全脂奶粉和水勾兑成的,符合GB-6914《生鲜牛奶收购标准》成分的液态奶。又可称为还原奶乳、复原奶/乳。

14、 混合奶(mixed milk):用生鲜牛奶与复原奶或再制奶以某种比率相互混和而成的混合物。又可称为混合乳。

15、 我们认为,按国际惯例混合奶中生鲜奶的量不宜小于50%;如果是以再制奶与生鲜牛奶混合成的混合奶,其中生鲜奶的量不宜小于70%。

16、 如果在产品中还使用其他辅料,则形成液态奶的衍生系列产品

17、 据现行国家标准GB 14880-9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和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允许添加的辅料种类繁多,如:各种水果口味的,强化铁、锌、多种维生素的等,形成了不同的衍生系列产品。

18、 风味奶(flavored milk):以牛奶(或羊奶)或混合奶为主料,脱脂或不脱脂,添加调味辅料物质,经有效加工制成的液态产品。又可称为风味乳、调味牛奶/乳、调香牛奶/乳。

19、 营养强化奶(fortified milk):以牛奶(或羊奶)或混合奶为主料,脱脂或不脱脂,添加营养强化辅料物质(如铁Fe、锌Zn、DHA等),经有效加工制成的液态产品。又可称为营养强化乳。

20、 含乳饮料(milk beverage):以新鲜牛乳为原料,适度调味调酸以及调质地状态,经有效加工而制成的具有相应风味的固态、半固态或液态的饮料。其中含乳量至少应在30%以上。

21、编辑本段二、加工工艺角度进行分类

22、 按现行的国家标准,根据加工过程中采用的杀菌工艺和灌装工艺的区别,有巴氏和灭菌两大类

23、 巴氏杀菌奶(pasteurized milk)

24、 按国家标准GB5408.1-1999《巴氏杀菌奶》只能以生鲜牛乳或羊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工艺而制成的液体产品。又可称为巴氏杀菌乳、巴氏消毒奶/乳、鲜牛奶/乳,纯鲜牛奶/乳。

25、 其杀菌工艺一般是:

26、 a.低温长时间杀菌(LTLT): 62-65℃,保持30分钟, 并采用非无菌条件下灌装的工艺;

27、 b.高温短时间杀菌(HTST): 72-75℃,保持15-16秒钟,或80-85℃保持10-15秒钟(对一般的杀菌器来说,最高不能超过85℃)并采用非无菌条件下灌装的工艺。

28、 灭菌奶(sterilized milk)

29、 以牛乳(或羊乳)或混合奶为原料,脱脂或不脱脂,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超高温瞬时灭菌、无菌灌装或保持灭菌而制成达到“商业无菌”要求的液态产品。又可称为灭菌乳、保久奶/乳。其杀菌工艺一般有两种:

30、 a. 超高温瞬时灭菌 (ultra high-temperature sterilized):

31、 流动的乳液经135℃以上灭菌数秒,在无菌状态下包装。

32、 b.保持灭菌 (holding sterilized):

33、 将乳液预先杀菌(或不杀菌),包装于密闭容器中,在不低于110℃温度下灭菌10分钟以上。

34、编辑本段三、液态奶常见两个标准化

35、 脂肪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of fat content):

36、 调节牛奶中脂肪的含量,或通过加入稀奶油,或加入脱脂奶以获得规定的牛乳含脂率,必须用天然的牛奶成分,这样生产的系列产品可称为“脂肪x%标准牛奶”。如用其他方法调节,只能称为“脂肪含量的调整”。现行的“特浓奶”含义不清,易产生误导。

37、 蛋白质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of protein content)

38、 调节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或从高蛋白质奶中用超滤法除去多余的蛋白质,或加入可溶性乳蛋白等方法,必须用天然的牛奶成分,这样生产的系列产品可称为“蛋白质x%标准牛

39、编辑本段液态奶生产工艺

40、 巴氏杀菌→灌装封口→巴氏杀菌鲜奶

41、 ↑

42、 鲜奶→净乳→冷贮→标准化→高温瞬间灭菌→无菌灌装封口→保鲜奶

43、 ↓

44、 接种→发酵→破乳→灌装封口→搅拌型酸奶

45、 ↓

46、 灌装封口→发酵→凝固型酸奶从液态奶产品的原料使用角度进行分类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