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生活 > 趣味生活 >

越国都城琅琊(越国都城)

2023-12-08 07:06:06 来源: 用户:陈梵珍 

大家好,我是小跳,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越国都城琅琊,越国都城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对义乌赋中几句话的解释:

2、曾为越国故都,传说乌越古国

3、越国故都:义乌曾为越国都城,详见下面“句无”解。

4、乌越古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提出:“秦汉郡县大致都是以现专区一级范围的古文化和古国为基础的。”,秦时设乌伤县的统治范围大于今金华市(专区)范围,可以设想作为浙江中部地区最有历史来源的义乌市,极有可能源于一个乌伤古国。详见《乌伤正义与乌伤国考》。

5、尊称句无,首善曩立於越

6、句无:从语言上分析,义乌就是句无。据《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句,夷俗语之发声也,亦犹越为於越也”,正如於越之为越,句吴之为吴,“句无”即“无”,与“乌”等音同。义乌与“句无”有着密切的联系。另据《国语》记载:“句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因此,毋庸置疑的是,句践建立的越国最南端必为句无。而诸暨最南端即为义乌最北端,这里交界的勾嵊山,就被视为句无。宋《嘉泰会稽志》载:“勾嵊山,在(诸暨)县南五十里。《旧经》云:‘勾践所都也’”传说也认为勾嵊山是勾践逃难之地,曾于此驻留。另史书也证明勾嵊山是越国之都城,如东汉《越绝书》载:“会稽山上城者,勾践与吴战,大败,栖其中”。“上城”,即指会稽山南麓的上诸暨,即越国旧都城句无。《水经注》记“上诸暨,亦曰句无”,在旧诸暨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又据《汉书》应劭注“汉分诸暨山阴地为下诸暨,后易名为余暨(今萧山)”,下诸暨(萧山)在诸暨之北,则上诸暨显然应在南边。勾嵊山应为上诸暨。故义乌曾为越国故都毫无疑问。

7、首善:首都也。《史记.儒林列传》:"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意谓实施教化自京师开始,京师为四方的模范。后因以"首善"指首都。“郭沫若《银杏》:“真的啦,陪都不是首善之区吗?但我就很少看见你的影子,为什么遍街都是洋槐,满园都是幽加里树呢?”

8、曩nǎng:以往,从前,过去的:~日。~年。~时。~者(从前)。~昔。

9、於越:越国称於越。

10、嘉号华川,大泽锦绣斑斓

11、华川:华川又名绣川,以绣湖得名。唐朝武德四年(621)于乌伤县置稠州,并分置乌孝、华川二县。武德七年(624年)废稠州,合乌孝、华川为一县,改名义乌县。

12、古誉南林,簇拥万重山翠

13、南林:义乌古代森林资源丰富,被称为南林(《东周列国志越女传》)。

14、敬呼稠州,环抱千峰叠峦。

15、稠州:唐朝武德四年(621)于乌伤县置稠州,并分置乌孝、华川二县。武德七年(624年)废稠州,合乌孝、华川为一县,改名义乌县。稠州以稠山(德胜岩)而得名。

16、对于义乌的这段历史,可能提及的比较少的缘故吧;

17、春秋时期,义乌曾作为越国的都城,又享有“ 越右通都、八婺肇基 ”之美誉。

18、越国早期相当一段时间,都城是位于会稽山南一带,也就是现在义乌至东阳一带。

19、到了越王无壬时期(公元前621年)将都城迁至现在的义乌稠城;

20、后在勾践之父允常时期(前538年)迁至义乌北部和诸暨交界的勾乘(大陈红峰勾乘山)

21、直至勾践灭吴后北迁至诸暨绍兴一带。

22、绣湖一带旧城改造的时候挖出很多春秋时期的遗迹,

23、可惜没留下什么了,连那口找到的春秋古井还一直关门锁着;

24、就连葬有乌伤郡王的东平山八角玟也给推成平地了,哎。

25、明崇祯年间,时任义乌知县的熊人霖在其两首城门诗中赞美了昔日故都的雄伟气势。

26、《湖清门》:“ 西北高楼雄故都 ”

27、《通惠门》:“ 包吴络楚天王地 ”

28、西北高楼就是湖清门西北处的建国后还有的城隍庙和大成殿,都没了。迁到了塔下洲。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