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生活 > 趣味生活 >

潮汕粿条的配方及做法(潮汕粿条)

2023-12-08 01:42:07 来源: 用户:符宗雪 

大家好,我是小跳,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潮汕粿条的配方及做法,潮汕粿条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潮汕粿条亦可用干捞的食法,因"捞"后没有汤,需加入油、酱料等,故潮汕方言称为"干粿",其食法是先将粿条在沸腾的汤锅中焯熟,捞起滤干水分,倒在碗中,拌以花生酱、猪油、味精、鱼露、浙醋等,再加上焯熟的肉片、生菜等。

2、另外,潮汕粿仔还可以晒成粿仔脯。多因旧时潮汕人多地少,人们缺衣少吃,时年八节炊的粿仔,吃剩下来的,就把它晒干,留作平时吃,这叫做"煮粿仔脯"。

3、有关"粿仔脯",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4、揭阳龙溪都人郭贞顺,生于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为县邑郭教谕之女,自小淑惠,喜爱诗书。长大成人后,许配给潮阳周伯玉为妻。她勤奋读书,精通经史,擅于数学、诗文。时值元末明初,四方豪杰并起,战争连年不断。郭贞顺深具数学预算之才能,知道潮阳虽远离中原,地处海隅,但难保战争不会至此。若潮阳波及战争,农桑荒废,商贾枯竭,则后果不堪设想。遂计划发明一种粮食,既不影响平时食用,又可久藏。但日复一日,郭贞顺绞尽脑汁,尚未能发明这种东西。

5、一天,郭贞顺在喝稀饭,偶然间在饭碗里发现有几小块东西,挟之即碎,嚼之清香可口,遂将碎块放在盘中细看,仍不知何物。后又到米缸里将米翻个彻底,也未见有异,这时她才记得起今天煮的米是几天前祭拜海神的米。但为何有此东西?她又细细思索……最后她终于发现:几天前在祭拜诲神时,有几小块粿仔掉落在米面上,几天后用这些祭拜海神的米煮饭时,掉落在上面被晒干了的粿仔块和米一起被煮熟后,里面就有这些"挟之即碎,嚼之清香可口"的东西来。

6、此后,郭贞顺便教人将祭神的粿品切成碎片,然后晒干储藏。

7、不久,战争果然殃及潮阳,潮阳地区一片饥荒,幸得郭贞顺发明"粿仔脯",才使邑民有充饥之物,渡过难关。

8、此后,"粿仔脯"遂在潮汕各地流传。时至今日,潮汕乡村的人们每逢时年八节,还将吃剩下的粿仔晒干贮存,随时均可作三餐佐食。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