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生活 > 趣味生活 >

美丽的小插曲作文记叙文(调查中的小插曲作文)

2023-04-07 17:36:19 来源: 用户:卫全筠 

大家好,小范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美丽的小插曲作文记叙文,调查中的小插曲作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星期日,我和我班的几位同学组成一个调查小组,一起到街上调查人们对汉字的使用情况,是否有错别字的现象。

2、我们来到市场,首先看到了一则告示:本店五周年店庆,甘庶汁买五曾一,"咦,甘蔗的"蔗"字少写了个草字头,买五"赠"一写成了买五"曾"一。

3、我们告不告诉他呢?"我是这个组的组长告不告诉由我决定。

4、如果告诉也得有我出面。

5、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了嘀咕。

6、最后我鼓足了勇气,走到老板面前说:“叔叔,我们是错别字调查小组的,纠正错别字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今天发现您告示上面的两个字写错了,请您把它改正过来。

7、”我把这两个字的正确写法告诉了他,本以为他能够虚心接受谁知他恼羞成怒,挥动着他的拳头吼道:“关你屁事,快滚!”我们几个人很无奈,也很沮丧,有几个队员都想打退堂鼓,我给他们作了思想工作,讲了正确使用中国文字的重要性,他们又重新振作起来。

8、我们继续查找。

9、我们又来到一家小饭馆,发现广告牌上的"餐"字写成了"歹"字,鉴于上次的教训,我们怯生生的对老板说明了来意,老板非常客气地接受了,马上拿出粉笔做了纠正,并向我们表示了感谢,还称赞我们是中国文字的小卫士!从这件事中的小插曲,我们知道错别字的纠正需要大家团结一致,共同纠正,也要从个人做起,全民行动,来弥补中国文字在使用方面的漏洞。

10、正确使用中国文字,人人有责!我们从小就要打好坚实的汉字功底,读准字音,写好规范字,准确的应用汉字,不给祖国抹黑。

11、这不,我自己就展开了一项调查:找错别字。

12、星期六,我翻阅了我所有的书籍,还真发现了不少错别字。

13、如:她头上扎着根小辫子中的辨不应是这个,应该是“小辫子”。

14、我必需处处小心的需也用错地方了,应该是“必须”。

15、故事书中的《一体数树》应该是《一休数树》!犯这种错误实在是太低级,太不应该了!《语文能力测评》中我也发现了一个错误:留取丹青照汗青错了,应是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一个星期一,我班同学为了“屡见不鲜”的“鲜”而争论了起来,像炸开了锅似的。

16、有的说读第三声,有的说读第二声。

17、正在“战争”白热化时,忽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老师喊停,说:“吵什么!吵有什么用!查字典!”这时,全班立刻安静下来,马上开始查找字典。

18、可是,查了字典后,还是有同学坚持自己的看法,:“是第二声!”“是第三声!”全班又恢复了热闹。

19、这时,老师又插进来一句:“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20、”可当时实在是太吵了,我根本听不见这句话的意思。

21、最后,老师认为,读第二声好像也有它的道理,读第三声嘛,好像也行。

22、”不用说,老师也是“两头蛇”。

23、汉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你我他都不能随意改变汉字的字体、意思,读法。

24、所以,我在这里呼吁大家:要正确使用祖国的文字,把祖国的文字发扬光大!名师点评:看来我们的小作者是个非常用心的孩子,能够在各种书籍中找到错误的用字,说明我们的小作者已经掌握了这些字的正确用法。

25、在查找错误的过程中,竟然发生了连老师也拿捏不准的读音,让我们看到了的确是学无止境,同时也看到了使用规范字的重要和必要。

26、不过,这个“屡见不鲜”的“鲜”字,应该只有“一声”和“三声”的读音,没有“二声”的读音,不知道同学们查的是什么字典。

27、“准确的应用汉字,不给祖国抹黑”应该是“准确地应用汉字”,“不给祖国抹黑”这句话感觉似乎过于严重了。

28、指导老师侯晓琳上网络去查在百度上找呗。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