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范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笛子名曲15首民歌,笛子名曲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笛子十大名曲:姑苏行、梅花三弄、妆台秋思、幽兰逢春、春到湘江、喜相逢、鹧鸪飞、黄莺亮翅、小放牛、扬鞭催马运粮忙。
2、小放牛这段旋律带者浓厚的民间色彩,充份表现年青人的天真活泼情绪。
3、《小放牛》的版本很多,演奏的乐器亦各异,很多戏曲也会采用作为唱腔,这个版本是刘森改编,单纯不复杂,较重视乐曲的韵味。
4、2、喜相逢此曲原为内蒙古一首民间乐曲,后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为过场音乐,用来伴奏戏中角色入洞房、拂试灰尘等动作。
5、改编后,表现一对情人惜别和重逢时的心情。
6、3、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
7、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
8、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
9、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
10、笛子十大名曲:《姑苏行》、《春到湘江》、《喜相逢》、《牧笛》、《小放牛》、《牧民新歌》、《鹧鸪飞》、《黄莺亮翅》、《五梆子》、《扬鞭催马运粮忙》。
11、《黄莺亮翅》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
12、此曲取材于山西梆子曲牌《大救驾》改编。
13、乐曲描绘黄莺在晴朗天空自由飞翔的意境。
14、通过对鸟类在晴朗天空自由飞翔的表现,来歌颂我们今天新社会里的自由、和平、幸福的生活。
15、是一首令人耳目一新的欢快笛乐,清脆、婉转、多变而活泼,在饮茶时播放此曲,必能营造出欢乐的氛围。
16、2、《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谓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曲,表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
17、一次,一位朋友给了他一张昆曲音乐片断,江先谓经常吹奏,越吹越感到回味无穷。
18、在一次文艺汇演上,他把这段优美的昆曲片断改编成为一个结构完整、音乐表现力丰富的笛子独奏作品,并定名为《姑苏行》,演出后,深受大众喜爱。
19、3、《牧笛》作于1985年,是刘森根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写的舞蹈音乐改编的,乐曲表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农村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可称之为《新小放牛》。
20、笛子十大名曲是:《牧民新歌》、《扬鞭催马运粮忙》、《喜相逢》、《姑苏行》、《鹧鸪飞》、《春到湘江》、《牧笛》、《帕米尔的春天》、《秋湖月夜》、《三五七》。
21、《牧民新歌》笛子领域要论那首乐曲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如果说《牧民新歌》是第二,那么没有任何一首笛子独奏曲是第一。
22、创作于70年代的笛子名曲《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由简广易、王志伟创作。
23、2、《帕米尔的春天》《帕米尔的春天》由李大同先生,以塔吉克族民歌为素材,吸取同名歌曲主题而创作。
24、乐曲描绘了帕米尔高原壮丽多姿的风光,表达了塔吉克族人民淳朴豪放的性格,以及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怀抱中的幸福和喜悦心情。
25、3、《三五七》《三五七》是赵松庭1957年根据浙江婺剧乱弹唱腔改编而成的同名笛子独奏曲,曲名出自曲牌《忆江南》的词格,即白居易的《忆江南》。
26、因为《忆江南》的前几句词格是三、五、七个字,所以曲名叫作《三五七》。
27、《三五七》创造性地运用唢呐的特殊循环换气法技巧,使乐曲首尾两段散板乐音绵延,长不可及,尽情倾吐蕴藏在内心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效果。
28、使乐曲极具张力和戏剧性,成为竹笛独奏的经典曲目。
29、中国笛子十大名曲 : 01. 姑苏行 02. 春到湘江 03. 喜相逢 04. 牧笛 05. 小放牛 06. 牧民新歌 07. 鹧鸪飞 08. 黄莺亮翅 09. 五梆子 10. 扬鞭摧马运粮忙01. 姑苏行《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
30、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
31、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
32、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
33、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
34、接着再现主题,在压缩的音调中,更感旋律婉转动听,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令人寻味。
35、此曲韵味深长,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叠音、打音、颤音等技巧,使乐曲表现更加动人完美。
36、02. 春到湘江《春到湘江》湖南特色浓郁。
37、乐曲表现湘江两岸秀美的春光和人们欢欣鼓舞、建设家园的豪情壮志。
38、因子,广阔而富于激情,展现出湘江碧波滚滚、烟雾缭绕的壮美景色。
39、如歌的行板那轻盈的旋律,时而吟唱般低回,时而激扬高歌,甚为柔美动人;中段由羽调式转同宫徵调式,意境清新。
40、欢腾的快板,甚富湖南花鼓戏韵味,热烈中隐有鼓点声声,又有深情交融,洒脱豪放,诙谐乐观的神态跃然笛声里。
41、几翻递升的旋律,如翻似滚把情绪层层推向高潮。
42、演奏宜使柔润与激情交互辉映,以把深切的情谊富有神韵的呈现出来。
43、吐音清秀通畅,干净利索,并注意安排好吸气点。
44、各音区要变换自如,高音要富于共鸣感。
45、03. 喜相逢此曲原为内蒙古一首民间乐曲,后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为过场音乐,用来伴奏戏中角色入洞房、拂试灰尘等动作。
46、改编后,表现一对情人惜别和重逢时的心情。
47、[一]以散板的形式开始,加之缓慢的速度和滑音等技巧的运用,表现亲人依依惜别时难舍难分的心情。
48、[二]表现久别重逢的喜悦。
49、[三]表现返回家乡时欢欣雀跃的情绪。
50、[四]气氛更为热烈,描绘出全家团聚时的欢乐情景。
51、04. 牧笛《牧笛》作于1958年。
52、是刘森根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写的舞蹈音乐改编的。
53、表现了五十年代农村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可称之为《新小放牛》。
54、清新、明快的引子将人们带到新的农村生活。
55、第一小段小快板表现了男女青年在放牧嬉戏时的快乐心情。
56、第二段慢般优美、动人,抒发的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恋人的热爱。
57、第三段稍快的小快板是第一段小快板旋律的再现和发展。
58、《牧笛》属于北派吐、垛、花、滑的演奏风格,但又与和常见的北派民间演奏风格不同。
59、从技巧上说,乐曲的演奏能随情所至,充分的、恰当的运用了气息控制,深刻的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
60、05. 小放牛06. 牧民新歌《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70年代由简广易创作的一首笛子独奏曲。
61、乐曲的引子,描绘了宽广辽阔的大草原,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短暂的离调,使动人的引子又增添了迷人的动力。
62、第一段抒情的慢板,内蒙民歌风味的曲调,倾吐了牧民对党、对新生活的热爱。
63、第二段在羽调旋律上,再配上活跃的节奏型,描绘出牧民骑着骏马奔驰的欢乐情景。
64、接着进入第三段,节奏放宽,旋律舒展,表达牧民们对社会主义的衷情歌颂。
65、第四、五段音乐情绪更加高潮,运用了花舌、吐音、飞指等技巧,形象的模拟骏马的嘶鸣声。
66、最后,在强烈的节奏音型衬脱下,旋律更加急骤,进一步的渲染了一望无边的草原上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在高潮中结束了全曲。
67、07. 鹧鸪飞这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
68、原是湖南民间乐曲,也用于箫独奏或丝竹乐合奏。
69、后经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改编,注入了江南丝竹的风格,使乐曲更加清丽动人。
70、乐曲通过对鹧鸪飞翔的形象描绘,表现了人们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愿望。
71、乐曲分慢板、中板两个部分。
72、慢板部分是原民间乐曲的放慢加花,演奏家充分发挥曲笛浑厚抒情的特长,通过气息的控制、变化,运用音色、音量得收放变化以及滑音。
73、轻音、打音、叠音等手法,使音乐悠扬委婉、明澈、圆润。
74、中板部分是前奏的变奏,音乐活拨流丽,表现鹧鸪展翅高飞的情景。
75、08. 黄莺亮翅此曲取材于山西梆子曲牌《大救驾》改编。
76、乐曲描绘黄莺在晴朗天空自由飞翔的意境。
77、全曲分四段,加尾声。
78、第一段:旭日东升,大地一片清新,一切生物苏醒了,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笛音要求清亮而悠扬。
79、第二段:黄莺醒来,在树林的枝头跳来跳去,亮翅高唱,好象向大自然宣布:一天的自由幸福的生活又开始了。
80、第三、四段:描写黄莺在蔚蓝的天空中,展望着美丽的大自然尽情地飞翔,尽情地歌唱。
81、尾声:用徐缓的速度与辽阔而优美的笛音结束全曲。
82、09. 五梆子这是一首北方梆笛的代表传统乐曲,是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根据一首北方民间曲牌改编而成的。
83、原曲是"二人台"钟的一首过场曲牌,名"碰梆子"。
84、曲调明快、欢悦、乐观向上,主题共六句,微调式,格局落音逐级下行,分别为3,2,1,6,5,5。
85、全曲共四段,为变奏体结构。
86、笛一段呈示主题,速度较慢,旋律明晰,富于歌唱性。
87、用滑音、剁音、花舌音等技巧润饰旋律,质朴明快。
88、第一变奏用剁音、花舌音等技巧装饰旋律,诙谐风趣。
89、第二变奏速度稍快,用吐音的节奏性贯穿全曲,音乐变得轻快、热情。
90、第三变奏速度更快,即兴发挥更大,多次花"花舌"(颤舌音),是音乐更加热烈,推向高潮。
91、10. 扬鞭摧马运粮忙乐曲描写丰收以后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
92、笛子十大名曲:《姑苏行》、《春到湘江》、《喜相逢》、《牧笛》、《小放牛》、《牧民新歌》、《鹧鸪飞》、《黄莺亮翅》、《五梆子》、《扬鞭催马运粮忙》。
93、是燕作于七十年之作。
94、此曲取材于山西柝曲牌救驾》改《大。
95、曲写莺莺在晴天飞之意。
96、因谓鸟在晴天飞也,以歌我今新世里之自由、平、福也。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