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索晨功
导读 大家好,小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色即是空

大家好,小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3、】有与空是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也是佛法中重点讨论的内容之一。

4、《心经》中色受想行识的五蕴法门,是代表著有的存在。

5、与有相对的是空,在一般人经验中,总以为有与空是对立的,他们认为有不是空,有在空外。

6、本经阐述了有与空的关系,说明有空不二的道理。

7、要认识有与空的不二,先得说明有。

8、有,在我们常人观念中,它与‘实在性’往往联系在一起,当我们说到有时,便会觉得自体有,实在有,人类对事物的实在感是根深蒂固的,它具有普遍和相通性。

9、如原始野蛮人不知梦境是不实的,一旦做了一个恶梦就惊恐万状,以为灾难就要降临了,于是要祈祷三天。

10、婴孩不知道镜里的影像是虚假的,他们见到镜里影像,就会乱抓乱笑。

11、至于文明人虽然知道梦境的不实,但却以为认识的一切物件都是实在的;科学家虽然摆脱了常人的错觉,但他们在分析物质现象时,由于智慧不够,往往就会认为构成物质的元素是实在的,如原子说,极微说;哲学家的智慧,似乎又高一畴,他们已能透视到现象的虚假性,但他们却又执著隐藏在现象的背后,有个永恒不变的本体,如泰勒士的‘水’,巴门尼德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

12、从原始幼稚人到现代文明人,乃至科学、哲学家,他们对存在的认识虽有程度上的不同,但所产生的实在执却是一样的。

13、人类的对‘有’所产生的实在感,是‘自性见’的表现。

14、须知‘自性’一词,或译自体,含有自已有,自已成,自已规定自已,本来如此,实在,恒常的意义。

15、从自性见出发。

16、我们对‘有’的一切,必然会有实在感。

17、然而,以般若中观的智慧来看。

18、‘有’是缘起有,世间一切有的现象,莫不是众缘所生。

19、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有为现象的存在,都是由众多条件和合,由条件决定它的存在性。

20、缘起与自性是势不两立的。

21、世人无知,不了解‘有’的缘起性,才会出现自性见,实在感,假如认识到‘有’的缘起性,必然知道无自性。

22、因为自性:是以‘有’的一切现象,为自已有,自已成,自已规定自己;而缘起:是以‘有’的一切,为条件有,条件成,条件规定。

23、因此,缘起的‘有’不是本来如此,更非恒常的,实在的。

24、由此可知,对‘有’的实在感,是错误的。

25、《大智度论》卷十二说到有,从程度上分三种不同:一曰相待有,二曰假名有,三曰法有。

26、相待有:是相待而有,离开相待的物件就无法说明。

27、比如说我们认为这个花瓶很大,那是相对小的花瓶说的;说这个人胖,那是相对瘦人。

28、高是相对低说的,长是相对短说的,美是相对丑说的,善是相对恶说的,离开大,小是什么?离开胖,瘦是什么?离开高,低是什么?因为大小、胖瘦、高低、长短、美丑、善恶都相待假立,是为相待有。

29、假名有:事物的存在不过是一种假名安立,随著不同的因缘安立不同的名称。

30、正如我们眼前的台子,人们称它曰桌子。

31、桌子只不过是一大堆木料的组合,离开木料,请问桌子是什么?这一大堆木料古人将它叫桌子,它便是桌子;古人将它叫椅子,它便是椅子了。

32、可见桌子或椅子不过是一个假名。

33、同样的我们说人,也是一个假名。

34、如果古人把我们这个有情生命叫做猪,把猪叫做人,那么现在要是不称你为猪,阁下听了,恐怕会生气,你竟然瞧不起我,不把我当猪看待,真是岂有此理。

35、可见人、猪乃至世间一切都是假名安立,假名而有。

36、法有:是指世间万物万事名称虽然假立,但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因为事物除了名称之外,尚有形成现象的种种因缘。

37、这些因缘虽无自性,但假相宛然,这因缘法的有,便是法有。

38、《金刚经》对有的实质也作了深刻的说明,认为有,只不过是假有。

39、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40、有为是具有生灭、造作的一切现象。

41、如梦:梦境虚假,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梦中人却执以为实,觉醒了才觉得可笑。

42、诸法如梦,虚妄不实,但世间有情无明妄想故,执以为实,智者从无明梦中觉醒,乃知诸法无实。

43、如幻:幻,是由幻师用幻术,幻现种种事物,如马、车、房舍、人物等,客观上虽然没有实物,但却宛然存在我们眼前,有色可见,有声可闻,‘有’的存在也是这样,虽空无自性,而假相宛然。

44、如泡:泡是水因汽体出现了,华而不实,瞬间即逝,诸法如泡,刹那生灭。

45、如影:影是阳光投射下显现的,太阳落山影也随之消失,诸法如影但随缘现,缘散即无。

46、如露、电:喻诸法存在的短暂性。

47、应作如是观,是要这样的去看待‘有’的一切。

48、与《金刚经》同一思想体系的《维摩诘经》维摩大士假示疾为大众说无常、空的道理:‘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如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

49、这是从色身,说明有为法的无常、空,显示存在的虚假性。

50、明白了有,再来说明空。

51、通常我们以为:有是存在,有就不是空,空是不存在,空就不是有,因此有在空外,空有对立。

52、可是以般若中观智慧来看,空有不但不对立,而且是一体的。

53、所谓空,不必在有之外,也不必事物毁灭了始谈空;因为有是缘起有,有的当下就是自性空。

54、因此佛法是依有明空,有空一体。

55、色,狭义指眼根所取之境,是物质现象,延伸为一切存在、万法万相。

56、空,就是与有相对,无,无时间、无空间、无时空内的一切,自然无宇宙无山水空气,无星球无花草树木,无佛菩萨、天人鬼畜,无风雨寒暑,总之空,无法想象,因为想象是有。

57、此处之空非但无形无相,却又活活泼泼,能现出时空及时空内的一切,也现出一个你。

58、你不要以为空只是个概念,空就是你和万物的本来,是真正的你,就是这个能空能有的灵性,就是一个念,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念。

59、一个念非空非有,随缘现空现有,就好像水与冰,是一不是二,遇冷成冰,遇热化水,水就是冰,冰就是水。

60、所以,色与空是一个,就是你的本来面目,就是一个念。

61、色:形形色色之色,指“有”一物。

62、空:“无”一物。

63、色即是空:虽有物象而不着相,心里清清净净。

64、空即是色:心中清净无染,但为度众生而做种种示现。

65、所以空色是一,没有相对,才入一真法界。

66、后两句:“受,想,行,识”同“色”一样都是空,空也是受想行识。

67、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68、色是四大地水火风,代表的是坚暖湿动。

69、即现在说的有形世界的物质能量温度作用力等等方面。

70、物质世界分析的最后,细胞,分子,电子,粒子等等,逐渐脱离了物质形象,而只有坚暖湿动四性,出现空的状态。

71、这种空的状态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蕴含着坚暖湿动四性。

72、坚暖湿动四性合和变化,就逐渐出现了物质能量温度引力等等物质世界的形象。

73、这就是色与空的关系。

74、色是世界表象,空是世界的本质。

75、表象与本质就是不一不异的关系。

76、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77、受想行识也是分析精神世界的,还有更深的含义。

78、如果真正明白了这一句话,五蕴身心世界的构成变化以及根源就可以清楚明白了。

79、这个就是现在说的生命之谜。

80、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理解成男女爱欲不是不可以,男女情欲毕竟也是五蕴色受想行识方面的。

81、但是这种理解属于最简单最初级的。

82、真正的学习修行者要明白其中更深刻的知识道理才行。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