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生活 > 趣味生活 >

昔年种柳13(昔年种柳)

2022-09-20 13:48:23 来源: 用户:谈桂荣 

大家好,小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昔年种柳13,昔年种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含义是:过去在汉水之南种下的柳树,曾经枝条飘拂依依相惜;今天却看到它枝叶摇落凋零,江边一片凄清伤神的景象。

2、树尚且如此,又何况人呢?这里作者是用树来自喻,将树的衰荣和自己的人生坎坷遭遇联系起来,树即是人,人即是树,见此树而思己身,同病相伶而有感而发。

3、语出庾信《枯树赋》:枯树赋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4、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抵盘魄,山崖表里。

5、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

6、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

7、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8、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

9、匠石惊视,公输眩目。

10、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11、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搓枿千年。

12、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

13、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

14、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15、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

16、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17、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

18、火入空心,膏流断节。

19、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

20、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21、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22、《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

23、乃为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24、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25、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枯树赋》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羁留北方时抒写对故乡的思念并感伤自己身世的作品,全篇荡气回肠,亡国之痛、乡关之思、羁旅之恨和人事维艰、人生多难的情怀尽在其中,劲健苍凉,忧深愤激。

26、文章从殷仲文"见庭槐而叹"写起,先侧面写树的茂盛高大"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再正面写其形象"熊彪顾盼,鱼龙起伏";由盛而衰,便写到"鸟剥虫穿"、"膏流断节"、"百围冰碎"、"千寻瓦裂"。

27、最后归到"羁旅无归"的感伤:"木叶落,长年悲","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作者以枯树自比,寄乡关之思于枯树之景,读来令人垂泪。

28、“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29、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30、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该诗出自南北朝时庾信的《枯树赋》含义 :“过去在汉水之南种下的柳树,曾经枝条飘拂依依相惜;今天却看到它枝叶摇落凋零,江边一片凄清伤神的景象。

31、树尚且如此,又何况人呢?” 此诗最后一句堪称千古名句,因其"岁月匆匆"之意,"英雄迟暮"之感曾令无数豪杰英雄怆然泪下.然此六句之对比感亦异常强烈,"昔"与"今","依依汉南"与"凄怆江潭",最后无情之"木"与昔年种树之"人"相对,更是有"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之情境而更胜此情此境,无怪乎毛泽东同志在听闻岸英牺牲朝鲜战场时竟念此句以抗心中之苦之痛!该诗出自南北朝时庾信的《枯树赋》。

32、其含义为:当年汉南种下的依依杨柳,是多么袅娜动人;而今江边潭畔,柳叶片片摇落,让人感到多么凄婉。

33、时光的流逝,春秋的交替,人又岂能逃过岁月的沧桑呢?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34、“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35、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36、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解释 :“过去在汉水之南种下的柳树,曾经枝条飘拂依依相惜;今天却看到它枝叶摇落凋零,江边一片凄清伤神的景象。

37、树尚且如此,又何况人呢?” 此诗最后一句堪称千古名句,因其"岁月匆匆"之意,"英雄迟暮"之感曾令无数豪杰英雄怆然泪下.然此六句之对比感亦异常强烈,"昔"与"今","依依汉南"与"凄怆江潭",最后无情之"木"与昔年种树之"人"相对,更是有"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之情境而更胜此情此境,无怪乎毛泽东同志在听闻岸英牺牲朝鲜战场时竟念此句以抗心中之苦之痛!。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