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和殿下的区别
大家好,小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陛下和殿下的区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这三个词只有一个区别,就是尊称的对象不同。
2、1,陛下是尊称皇帝。
3、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4、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
5、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以示皇权的崇高。
6、“陛下”这一称呼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7、特指皇帝,现指国家的皇室成员。
8、2,殿下原尊称对象也是天子,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尊称。
9、现指非元首的皇室成员。
10、3,阁下是旧时对人的尊称,盛行于唐代,当时是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11、因为古代高级官员的官署往往称阁,如龙图阁、天禄阁、东阁、文渊阁 等等,故以阁下相称。
12、也常用于书信中,后来逐渐演变为对至友亲朋间尊称的敬辞。
13、今多用于外交场合。
14、以示对对方的尊重。
15、扩展资料陛下、殿下、阁下三个词语都属于敬称,表现了说话者的谦逊和修养,也是对对方的敬重和尊敬。
16、敬称词多带有敬重、敬仰、颂扬的感情色彩。
17、古人常把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才,称为“圣”。
18、如孔子就被尊称为“孔圣人”,孟子则被尊称为“亚圣”,意为仅次于圣人者。
19、后来又专门用于对帝王的敬称,如称皇帝为圣上、圣驾。
20、在中国古代社会的诸多敬称词中,陛下、阁下、殿下、麾下、足下等词,是使用最为普遍的。
21、随着历史的发展,“陛下”、“阁下”、“殿下”3个敬称词在使用上约定俗成,逐渐规范化。
22、时至今日,在外事活动中,凡对方是国王、皇帝或君主,均敬称为“陛下”;对方是政府最高行政长官,均敬称为“阁下”;如对方是皇太子或王储以及其他皇室、王室成员,则均敬称为“殿下”。
23、陛下、殿下、阁下的区别是适用对象的不同,都是我国传统上对特定身份人员的敬称。
24、“陛下”一词是我国古代对帝王的敬称。
25、其原意是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当臣子向天子进言时,出于避讳的要求,必须先呼叫宫殿台阶下的侍者而转告天子,久而久之“陛下”就演变成为对帝王的敬称。
26、2、“殿下”一词原来也是对帝王的敬称,但其适用对象随着历史发展而逐渐变化,如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敬称,到了唐朝以后,则只有皇太后、皇后和皇子才能被称为“殿下”。
27、3、“阁下”一词是对挚友亲朋的敬称,多见于书信当中。
28、古代时,由于封建礼法的要求,亲朋同辈间互相见面不能直呼其名,因此常常先呼其在阁下的侍从转告,因此“阁下”最初是指站在阁下的侍从,后世逐渐演变为对挚友亲朋的敬称。
29、扩展资料敬称与谦称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创造出了多种对不同身份人员的敬称,以及对自身的谦称,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发达的礼仪文化。
30、如对帝王,就有“陛下、大王、王、上、君、天子、万乘、圣主、主上、元首、九重天”等等敬称。
31、对一般人,则有“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台端、孺人、大人、兄台”等等敬称。
32、对对方的父亲的敬称有“令尊、尊公、尊大人”等,称对方母亲为“令堂、太君”等,对对方的妻子称“令正”,对对方的岳父敬称为“泰山、冰翁”,等等,不一而足。
33、而谦称方面,则有古代帝王专用的“孤、朕、寡人”等,一般人使用的“臣、仆、愚、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等。
34、女子一般用“妾、奴”等谦称。
35、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用“拙荆、贱内、内人、山荆”。
3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陛下 百度百科-殿下 百度百科-阁下这三个词只有一个区别,就是尊称的对象不同。
37、1,陛下是尊称皇帝。
38、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39、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
40、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以示皇权的崇高。
41、“陛下”这一称呼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42、特指皇帝,现指国家的皇室成员。
43、2,殿下原尊称对象也是天子,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尊称。
44、现指非元首的皇室成员。
45、3,阁下是旧时对人的尊称,盛行于唐代,当时是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46、因为古代高级官员的官署往往称阁,如龙图阁、天禄阁、东阁、文渊阁 等等,故以阁下相称。
47、也常用于书信中,后来逐渐演变为对至友亲朋间尊称的敬辞。
48、今多用于外交场合。
49、以示对对方的尊重。
50、扩展资料陛下、殿下、阁下三个词语都属于敬称,表现了说话者的谦逊和修养,也是对对方的敬重和尊敬。
51、敬称词多带有敬重、敬仰、颂扬的感情色彩。
52、古人常把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才,称为“圣”。
53、如孔子就被尊称为“孔圣人”,孟子则被尊称为“亚圣”,意为仅次于圣人者。
54、后来又专门用于对帝王的敬称,如称皇帝为圣上、圣驾。
55、在中国古代社会的诸多敬称词中,陛下、阁下、殿下、麾下、足下等词,是使用最为普遍的。
56、随着历史的发展,“陛下”、“阁下”、“殿下”3个敬称词在使用上约定俗成,逐渐规范化。
57、时至今日,在外事活动中,凡对方是国王、皇帝或君主,均敬称为“陛下”;对方是政府最高行政长官,均敬称为“阁下”;如对方是皇太子或王储以及其他皇室、王室成员,则均敬称为“殿陛下:“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58、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
59、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以示皇权的崇高。
60、“陛下”这一称呼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
61、特指皇帝,现指国家的皇室成员。
62、 殿下:殿下和原来也是对天子的敬称。
63、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尊称。
64、现指非元首的皇室成员。
65、 阁下:旧时对人的尊称。
66、也常用于书信中。
67、原意也是由于亲朋同辈间相互见面不便直呼其名,常常先呼其阁下的侍从转告,而将侍从称“阁下”的。
68、后来逐渐演变为对至友亲朋间尊称的敬辞。
69、今多用于外交场合。
70、以示对对方的尊重。
71、陛下 对君主的尊称,秦朝以后只用以称皇帝。
72、陛为宫殿台阶。
73、据东汉蔡邕《独断》,谓群臣与天子言,因距离远,先呼立陛下。
74、 殿下 原指殿阶之下,后来成为中国对皇族成员的尊称,次于代表君主的陛下。
75、汉朝开始称呼太子、诸王为殿下,三国开始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
76、唐代以后只有皇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称为“殿下”。
77、 阁下 为对“您”的敬称,与足下意思相近。
78、古代常见于口语,近代至现代则多用于书籍信函中。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首都师范大学是211吗】一、“首都师范大学是211吗”是许多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时经常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考和统招毕业证不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在选择继续教育方式时,很多学生都会关注“...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考本科国家承认学历吗】一、“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考本科国家承认学历吗”是许多...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怎么样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介绍】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一所位于北京市的全日制本科...浏览全文>>
-
【第一次电影剧情】《第一次》是一部由美国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执导的电影,于2004年...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学费一年多少钱】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浏览全文>>
-
【第一次点外卖的流程】对于第一次尝试点外卖的人来说,整个过程可能会有些陌生。不过,只要按照步骤来,就能...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学费为什么要这么贵】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作为一所独立学院,近年来在学费方面引发了...浏览全文>>
-
【第一次登泰山的忌讳】泰山,作为五岳之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无数人心中的朝圣之地。对于第一...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位于哪个城市】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一所独立学院,隶属于首都师范大学。对于许多学...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