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生活 > 趣味生活 >

参差十万人家(参差十万人家写的是哪里)

2022-08-20 14:08:09 来源: 用户:伏艺宽 

大家好,小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参差十万人家,参差十万人家写的是哪里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出自宋代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3、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4、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5、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6、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7、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8、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9、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0、译文  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11、雾气笼罩着的柳树、装饰华美的桥梁,挡风的帘子、青绿色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12、茂盛如云的树木,环绕着钱塘江沙堤,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13、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14、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15、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16、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17、孙何外出时,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声势暄赫。

18、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19、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画出来,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20、 《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21、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

22、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23、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

24、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

25、“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

26、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人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

27、”“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

28、  接下来,词人如数家珍般一一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

29、以下三句分别就首句中的“都会”、“形胜”、“繁华”,作出形象的说明。

30、“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31、”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啊。

32、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景象。

33、“参差”形容楼阁高下不齐,“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是确数。

34、“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35、”视线从城内转到钱塘江边,来写“形胜”。

36、高耸入云的古树围绕着江堤,汹涌的江涛象发了怒一样奔腾而来,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壮阔的钱塘江就象一道天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

37、一“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一“卷”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

38、“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39、”镜头移近,来街市上走走看看。

40、珠玉宝石遍陈于市,家家户户绫罗盈柜,人们的衣饰更是鲜丽豪华,竞相斗艳。

41、“列”、“盈”、“竞”把经济繁荣、生活富庶奢华落到了实处。

42、  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

43、“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44、”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

45、“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

46、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

47、“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

48、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

49、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50、”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

51、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

5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

53、意谓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

54、“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

55、“嬉嬉钓叟莲娃”,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

56、一句话就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

57、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58、”权贵出行气派威风,真有一呼百应之势。

59、闲暇时,品酒赏音,吟诗作画,赏玩山水,何等风流潇洒。

60、“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61、”至此,才彰显了写作目的是拜谒孙何。

62、“异日”“归去凤池”是对孙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愿,而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夸”,又使这祝愿归结到了对壮美秀丽的杭州的赞美上。

63、虽然投赠之词恭维、夸张在所难免,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经为自己作了明证,不信就请到杭州来眼见为实吧!。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