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生活 > 趣味生活 >

老子是道家孔子是什么家(孔子是什么家)

2022-08-15 18:08:06 来源: 用户:澹台荣丹 

大家好,小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老子是道家孔子是什么家,孔子是什么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

3、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

4、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5、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

6、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7、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8、”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9、安贫乐道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10、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11、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12、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3、”“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14、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6、”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7、扩展资料:孔子的“人治”之“人”,并非不拘什么样的人都可以,而应是贤德之人。

18、他的人治也并非治人者的随心所欲,而是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做遵守礼法的典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为政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9、“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一个社会治理得好坏,礼法能否得到严格遵守与顺利实施,主要不是取决于平民百姓,而是取决于大小官吏,特别是那些握有大权的统治者。

20、孔子的各种“治”,无非是要将义务和责任加诸君主或各级官吏的身上,要求他们既要“劳心”,又要“劳力”,还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模范地遵守各种礼法规程,对自己的非“君子”行为及心理时刻保持一种警醒。

21、可以想象,当时那些把周天子挤对下去,刚刚手握大权,认为自己可以雄霸天下的国君,有谁愿意受这份儿约束呢?所以当孔子周游列国,苦口婆心劝告那些国君们要修身养性、服膺于周公制定的礼法时,他们的心情该是如何的沮丧和晦气呢!如此一来,孔子曾一度沦为“丧家之犬”,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2、孔子一生坚持自己的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他又何曾想到过自己的学问会在若干年后,以一种庇护帝王专断权力的面目获得认可呢。

2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参考资料来源:曲阜市人民政府网站——圣城旅游 > 走近孔子 > 孔子生平 > 精神品格 >[至圣孔子]--孔子的精神品格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国内要闻>>纪念孔子诞辰 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24、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5、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26、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27、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