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我们或将面对住宅短缺?真相何在?
不久之后,我们或将面对住宅短缺?
近期,北京大学博雅学院一位特聘教授的访谈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他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有时成为网友的谈资,有时则遭到模仿和戏谑。然而,他在最近一次访谈中有力反驳了“中国房屋过剩论”,让人耳目一新。他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两点:仅凭平均数判断房屋是否充足可能掩盖分配不均的问题;我国房屋高空置率主要出现在农村,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屋供应紧张,特别是对北漂、沪漂群体而言。这次他的论述基于数据,值得肯定。
对于“房屋过剩”的普遍认知,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有数据显示,全国房屋总数达到6.6亿栋,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5.9平方米,这两个数字乍看之下似乎支持过剩的说法。但实际上,这6.6亿栋房屋中,超过90%位于农村,城镇房屋约为4700万栋,其中还包括非住宅建筑。进一步细分,全国商品房数量约为1000万栋,对应着14亿人口,供需关系显得微妙。
至于35.9平方米的人均住房面积,与欧美国家相比看似不低,但考虑到我国采用建筑面积计算(包含公摊),实际居住面积会明显缩水。在人口密集的一线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更显局促,如深圳人均仅21.8平方米,去除公摊后仅剩16.35平方米。而且,平均数不能准确反映个体差异,有人拥有多套房产,而有人则无房可居。
通过详细数据解析,可以看出几点:一是城镇住宅的套户比接近饱和,但住房资源分配极不均衡;二是房源地域分布极不均匀,农村地区空置率高达60%,而城市中,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外来人口的居住条件往往依赖租赁市场;三是优质商品房供应依然紧张,老旧住宅占比较大,改善性需求旺盛但受到经济周期影响。此外,城镇化进程预示着未来仍有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核心城市住房短缺问题将持续存在。
综上,当前中国的住房问题并非简单的过剩,而是供需错配与地域不平衡。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需求仍然强劲,而住房资源未能有效匹配人口流动和居住需求。因此,讨论住房问题时,应关注地域特性、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而非简单归咎于房屋总量。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市场调整,住房市场的分化现象将会愈发显著。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首都师范大学是211吗】一、“首都师范大学是211吗”是许多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时经常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考和统招毕业证不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在选择继续教育方式时,很多学生都会关注“...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考本科国家承认学历吗】一、“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考本科国家承认学历吗”是许多...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怎么样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介绍】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一所位于北京市的全日制本科...浏览全文>>
-
【第一次电影剧情】《第一次》是一部由美国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执导的电影,于2004年...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学费一年多少钱】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浏览全文>>
-
【第一次点外卖的流程】对于第一次尝试点外卖的人来说,整个过程可能会有些陌生。不过,只要按照步骤来,就能...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学费为什么要这么贵】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作为一所独立学院,近年来在学费方面引发了...浏览全文>>
-
【第一次登泰山的忌讳】泰山,作为五岳之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无数人心中的朝圣之地。对于第一...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位于哪个城市】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一所独立学院,隶属于首都师范大学。对于许多学...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