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我们见证了最热的12个月
毫无意外,刚刚过去的6月,全球平均气温再次打破了历史纪录。
根据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数据,今年6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6.66℃,比2023年同期高0.14℃。
高温预警持续拉响,今年是否将成为史上最热一年?
(一)
统计显示,全球气温已连续十三个月打破历史纪录。从2023年6月份开始,每个月的全球气温都打破了之前的纪录,过去13个月成为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时期。
据ERA5再分析数据,过去12个月(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的全球平均气温比1991—2020年的平均气温高0.76℃,比1850—1900年工业化前的平均气温高1.64℃。全球多个机构都在对全球温度进行监测,结论非常明确:过去12个月全球平均气温已经上涨超过1.6℃。
这一温度成为有人类文明以来的最高气温,超过了全新世暖期(距今9500年至5500年前)。考虑到目前处于地球间冰期,之前为漫长的冰期,可能需要往前追溯到上一个间冰期(埃姆间冰期),即距今至少11万年前才可能找到与现在差不多的温度,而那时我们的智人祖先才刚刚走出非洲。
(二)
过去12个月全球气温创纪录,是全球变暖的必然结果。
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人类活动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并且由于人类对陆地表面的大规模改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和全球气温升高。
2023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74亿吨,如果还考虑甲烷、氧化亚氮和土地利用的改变,2023年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则达到5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这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工业革命前(1750年)的150%以上,甲烷浓度达到264%以上,氧化亚氮达到124%以上。
过去10年里,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平均每年增加2.46ppm (ppm代表“百万分之一”),这一速度是过去100万年里最快变化速度的数百倍以上,这使得我们处于“史无前例”的全球变暖中。
回想2015年,全球多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巴黎协定》,希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1世纪末不超过2摄氏度,并努力争取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以内。但过去12个月里,我们已经共同体验了升温1.6℃以上的世界,以及热浪、暴雨、洪涝、山火等造成的次生危害。
(三)
此番全球高温,也和过去一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密不可分。
厄尔尼诺事件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一般高海温区域从南美沿岸向西延伸到日界线以西,跨越约1/3个地球半径,这样尺度巨大的海温异常对全球温度都有所影响。
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约0.2℃左右,而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发生的超级厄尔尼诺事件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约0.3℃—0.5℃。2023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从2023年5月开始,峰值出现在2023年12月,这是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因此,即使扣除该事件的影响(约0.2℃),过去12个月全球升温幅度已超过1.4℃。
(四)
从速度来看,全球升温目前正处于加速状态。在1970-2010年期间,全球温度升温的速度大约为每十年升高0.18℃,而在2010年之后,全球升温的速度达到每十年0.32℃以上。
这一方面是因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飙升,不断突破历史极值。尽管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时出现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暂时下降,但是疫情结束之后,排放量又迅速飙升至新高。
升温加速可能还和全球产业升级带来的污染缓解有关,当大气中充满污染物的小颗粒(气溶胶)时,天空呈现灰蒙蒙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随着空气污染的缓解,空气变得更加通透,这有助于升温的加剧。或者还可以换个说法,空气污染对全球升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空气污染的缓解,二氧化碳飙升导致的全球变暖才完全露出了真实面目。
(五)
按照世界气象组织和各个研究机构的预测,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已经于2024年4月和5月之间结束,近期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维持中性,而年底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几乎完全相反,届时赤道中东太平洋会出现海温偏低特征,从而对全球变暖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但正如前文所述,一次中性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引起的全球气温波动约为0.2℃,考虑到2024年前半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已经超过1.6℃,即使年底出现气温“踩刹车”,一年平均下来,全年的气温升幅很有可能依然超过1.5℃。如果是那样,那2024年将超越2023年,成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
好消息是,随着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全球气温在2025年可能会有所回落,起码会比2024年低。而坏消息是,全球增暖还在继续,即使全球温度回落0.2摄氏度,按照现在的增暖速度,5至6年后,全球升温会补偿这个回落值,使全球温度突破2023年和2024年的高点,那时候将开启一个气候灾害更加严重的2030年代。
(六)
2300多年前,名医扁鹊见到蔡桓公,先后对蔡桓公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蔡桓公不以为然。月余,蔡桓公身体疼痛,最终死亡。
1988年,著名气象学家James Hansen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呼吁针对全球变暖采取措施,遏制全球升温幅度,当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仅为350ppm左右。而2024年5月,夏威夷Mauna Loa观测站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超过425ppm。
在地球过去80万年的历史中,这样巨幅的增加需要近万年的时间,对应着地球从冰期到间冰期的气候剧变,而如今只用了36年。
治理窗口不断缩小,气候灾害恐将加剧,人类做好准备了吗?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首都师范大学是211吗】一、“首都师范大学是211吗”是许多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时经常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考和统招毕业证不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在选择继续教育方式时,很多学生都会关注“...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考本科国家承认学历吗】一、“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考本科国家承认学历吗”是许多...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怎么样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介绍】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一所位于北京市的全日制本科...浏览全文>>
-
【第一次电影剧情】《第一次》是一部由美国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执导的电影,于2004年...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学费一年多少钱】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浏览全文>>
-
【第一次点外卖的流程】对于第一次尝试点外卖的人来说,整个过程可能会有些陌生。不过,只要按照步骤来,就能...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学费为什么要这么贵】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作为一所独立学院,近年来在学费方面引发了...浏览全文>>
-
【第一次登泰山的忌讳】泰山,作为五岳之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无数人心中的朝圣之地。对于第一...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位于哪个城市】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一所独立学院,隶属于首都师范大学。对于许多学...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