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凌晨三点在迪士尼排长队,“不理解”但可以保持尊重

长孙莉可
导读 7 月 3 日清晨,上海迪士尼乐园迎来了不同寻常的长队,许多年轻游客从凌晨三点就开始在园区门口等候。有网友在早上 6:48 分享了已经...

7 月 3 日清晨,上海迪士尼乐园迎来了不同寻常的长队,许多年轻游客从凌晨三点就开始在园区门口等候。有网友在早上 6:48 分享了已经绕湖排队准备入园的视频。到了上午 10 点,有游客在社交平台上戏称乐园内仿佛有 " 一亿人 ",形容其人潮汹涌。

↑有网友发文称,有人凌晨三点在迪士尼开始排长队。图据橙柿互动

据橙柿互动报道,3 日当天有一个新品毛绒玩具开售,二手平台上这个新品已经开始溢价,根据以往的经验,相关玩具后续仍有进一步溢价的空间。而 3 日除了是新品首发日,也是可琦安(别名:饼饼)的生日。所以排队者中可能不乏粉丝、发烧友、理财者以及黄牛。

" 不理解 "" 太疯狂 ",这是此事评论区常见的留言。有人说这是迪士尼在饥饿营销,有人说这是有人刻意炒作,但也有一种可能——确实有很多人在追捧这些玩偶,愿意为其支付高昂的溢价。但一些人宁愿相信是有形的手在 " 操作 "" 炒作 ",却不愿意相信无形的、自发的力量。

有网友评价,玩偶 " 不是什么高精尖技术、不需要什么极其稀有的矿石 / 元素 ",言下之意是这样一个 " 低端产品 " 凭什么受到热捧?这确实不好理解,但 " 不理解 " 就对了,因为市场偏好本来就是一个复杂深邃的现象。

经济学里有一个概念叫主观价值论,即物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简单来说,就是 " 我喜欢这个东西 "" 我认为它值这个钱 "。而这几乎也把经济学推入不可知论的境地,主观这怎么衡量呢?

就像有人觉得把钱换成柴米油盐才是有价值的,但有人却宁愿给主播打赏;有人觉得买包是值得的,有人却为了集邮一掷千金。这些人彼此之间,恐怕都不能互相理解。但不能互相理解,恰恰说明经济生活本身已经十分多元,消费者群体之间已经有了很大的认知鸿沟。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觉得钱只应该拿来买某一样东西,那么恐怕才是更大的市场扭曲——说明市场已经极为单调了。

当然,专业人士肯定也能从专业视角去分析为什么一件产品受欢迎,比如迪士尼有独一无二的 IP 属性、正值暑假本身就是游乐园产品溢价的市场区间、迪士尼门票也在最近涨价了云云。但说一千道一万,根本上还是因为品牌创造了让一些人 " 喜欢 " 的东西。

" 喜欢 " 确实是主观的,但情绪最诚实,人们喜欢一样东西,会从行为模式上体现出来,比如通宵排队、万人争抢。而如何让人主观得到满足,也应当成为行业和社会认真琢磨的对象。其实很多宏大概念,本质上都和这种比较本能的主观情绪有关。

就像人们常说的 " 消费升级 ",那什么是升级呢,是汽车跑得更快、衣服变得更保暖吗?真相可能是,电动车并没有跑得更快,但增添了一个影院功能;衣服也没有变得更厚,却增添了国风元素。一言以蔽之,就是让消费者更 " 喜欢 " 了。

这种 " 喜欢 ",其实就是商品附加值的一部分。但也正因为喜欢是千差万别的,外人很有可能不理解;不理解也不妨保持尊重,尊重别人的喜欢,也意味着自己也能拥有喜欢的自由。

所以,哪怕看不惯那些排队的人群,也不妨想想一个抽象的市场原则:如果其他商家也能受到启发,争相去丰富产品的内涵,不断迎合消费者的喜好,自己不也会受益吗?这种可以推而广之的市场原则,是消费者的福音,也是市场经济的价值。

在此之外,还想给亢奋的热情浇点冷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这个产品会升值,成为理财产品,但中间也有可能很大一部分是黄牛。潮流玩具的更新迭代也比较快速,算不上绝对的升值甚至保值产品,消费者在追逐和购买时需要保持一份理性。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易之

编辑 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