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出生率今年或迎小阳春
近期,关于“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或将迎来小幅回升”的预测,让人口问题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多位专家分析,今年的出生人口数量有望出现向上波动的趋势,尽管如此,许多网友仍然表达了对高昂生活成本、女性职场压力、教育资源紧俏等问题的担忧,这些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因素持续抑制生育率。人口出生率今年或迎小阳春!
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口总数已连续两年下降,2023年末全国人口约为14.09亿人,比前一年减少208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1.48‰,标志着连续第二年的人口负增长。同年,出生人口数量降至902万,同比减少54万,出生率跌至6.39‰,这已是连续第七年的下滑。
面对人口负增长的态势,部分研究机构预测,2024年因政策激励、疫情后期生育意愿的恢复以及对特定生肖年份的偏好,出生人口可能会有所回弹。尤其是政府推出的鼓励生育措施、疫情平息后生育计划的实施,以及龙年文化带来的生育热情,被视作三大正面因素。这种预期中的好转迹象,为持续走低的生育率带来了一线希望。
然而,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的任远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提到,长期的人口负增长趋势难以逆转,尽管某些年份可能出现波动。他指出,2024年出生人口数可能上升,这从2023年结婚人数的增长中可窥见端倪,但考虑到死亡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总人口正增长的可能性较小。中国人民大学的宋健教授也认为,虽然2024年出生人口可能略有增加,但突破1000万大关仍面临挑战,根本上还需增强生育信心。
为应对低生育率,政府与企业纷纷采取行动,从减轻家庭负担、优化生育环境入手。国家层面,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旨在提供全方位的生育支持,包括财政、税收减免、教育、住房及就业援助等。地方政府则调整计生政策,加大生育福利,如提供生育津贴、育儿补贴、住房保障等。同时,众多企业也积极响应,推出生育补贴、延长陪产假等激励措施,如携程集团宣布的一胎5万元生育补贴政策,预计将惠及数千名员工。
此外,专家强调,生育政策还需关注“不能生”的问题,即高龄生育困难和不孕不育群体的需求。随着平均育龄上升,辅助生殖技术成为解决“不能生”问题的关键。目前,部分省市已开始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以减轻患者负担,这被视为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一步。
综上,应对人口问题需多维度施策,既要改善生育意愿,减轻生育负担,也要关注生育能力的支持与保障,共同构建一个有利于人口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人口出生率今年或迎小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