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河南抗旱堵在“最后一公里” 农田水利之困
河南近期遭遇了严重的干旱天气,6月22日,河南省气象局解除了持续的干旱橙色预警,随后,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也终止了四级应急响应。然而,对于周口市的一些村民而言,这场雨显得微不足道,难以缓解农作物的渴求。自5月以来,河南作为重要的粮食产区,遭遇了多年罕见的大旱,降水量较常年平均值减少了70%,多数地区达到了中度以上的干旱等级。面对旱情,农民们不得不日夜守候在机电井旁,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以确保玉米等作物能够顺利出苗。
尽管如此,机电井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周口市的一位村民齐婷就面临机电井损坏的困境,即使购置了灌溉设备,也无法有效利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作物受旱。类似的情况在上蔡县也十分普遍,不少政府资助的机电井因各种原因无法使用,村民们不得不依赖老旧的裸井取水,严重影响了灌溉效率。
河南省采取了积极措施应对旱情,包括调度水资源和开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确保抗旱用水充足。但《中国新闻周刊》的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即便水源充足,由于机电井等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问题,抗旱效果大打折扣,抗旱工作在“最后一公里”遭遇瓶颈。
机电井的维护难题主要体现在易损难修上。地埋线断裂、设备老化、人为破坏等因素导致许多机电井无法正常使用。加之维修资金的筹集和分配机制不明确,使得机电井的维修工作进展缓慢,尤其是在农忙季节,维修难度和成本更高,影响了农田的及时灌溉。
针对这一问题,有专家建议加强农民参与度,确保农田水利设施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并建立更为有效的管理与维护机制。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引入商业保险来覆盖维修费用,但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资金筹集和执行效率的挑战。
长远来看,河南需要更加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这包括扩建和改造水库、灌区,提升地表水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同时,也要解决现有灌区老化、损坏的问题,确保灌溉系统的顺畅运行。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大量投资,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首都师范大学是211吗】一、“首都师范大学是211吗”是许多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时经常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考和统招毕业证不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在选择继续教育方式时,很多学生都会关注“...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考本科国家承认学历吗】一、“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考本科国家承认学历吗”是许多...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怎么样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介绍】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一所位于北京市的全日制本科...浏览全文>>
-
【第一次电影剧情】《第一次》是一部由美国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执导的电影,于2004年...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学费一年多少钱】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浏览全文>>
-
【第一次点外卖的流程】对于第一次尝试点外卖的人来说,整个过程可能会有些陌生。不过,只要按照步骤来,就能...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学费为什么要这么贵】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作为一所独立学院,近年来在学费方面引发了...浏览全文>>
-
【第一次登泰山的忌讳】泰山,作为五岳之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无数人心中的朝圣之地。对于第一...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位于哪个城市】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一所独立学院,隶属于首都师范大学。对于许多学...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