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一个月涨粉30万,“95后”博主回农村教人种地走红

东方茜元
导读 每年逢油菜花开,康佳僮帮奶奶把菜种好,让老人在家有菜可吃,再随家乡人去哈尔滨当泥瓦匠。后来,奶奶年纪越来越大,他决定留村照顾奶奶,...

每年逢油菜花开,康佳僮帮奶奶把菜种好,让老人在家有菜可吃,再随家乡人去哈尔滨当泥瓦匠。后来,奶奶年纪越来越大,他决定留村照顾奶奶,过返璞归真的务农生活。今年 6 月,这个埋藏四年的想法得到落实,其抖音账号 @初学务农者 拍摄的 " 如何干农活 " 系列走红。

与九派新闻交谈时,康佳僮身边是密集的鸟叫虫鸣,他称这让他睡得安心。他今年 27 岁,外出打工经历已有 12 年,干过泥瓦匠,在理发店给人洗过头,菜市场卖过菜。他直言不习惯城市的作息与饮食,开始掉发与失眠后,越发想回到农村。

今年油菜花开后,他没再出门打工。为赚钱,自己摸索着拍短视频。

设备是一部 6 年前购买的千元手机,画质不够清晰,内存也不够。每次拍摄前,他要把上一段视频发布,原视频删除后,才有内存继续拍摄下一条。尽管如此,短短一个月,他的账号突破 30 万粉丝。视频中,他教人锄草,如何挑扁担滴水不漏,如何放牛、唤牛、钉牛等。

康佳僮在农村摘萝卜。图 / 受访者提供

村民不解,说他 " 年纪轻轻的,天天在家打鱼摸虾!" 康佳僮不在意。他的视频下方,更多人留言支持," 爸妈种地供我上学,我在学校学种地 "" 终于刷到了我这个阶级该刷的东西 "。

面对争议,康佳僮写下一段话:" 父母辛苦供我们读书上大学,是为了我们过更好的生活,希望我们都能跳出农门。生活的基础离不开柴米油盐,各种蔬菜在自然生长下是什么形态、气味、味道,都是要花时间去体验,去触摸,去品尝。不管是城里还是乡里,都应该有学农务农的机会,通过实践得到一双分辨(食物)好坏的眼睛,更好地生活。"

以下是他的自述:

【1】从小跟着奶奶长大,想留在家照顾她

我 3 岁就跟着奶奶,她那时 70 岁,已是年迈。我懂事起就喜欢帮她干农活,她晒谷,我踢谷、牵袋子,边干奶奶边夸我,我越干越有劲。长大后我才明白,这就是 " 戴高帽 " ——把你说得开心,就喜欢干活。

我不到 10 岁就会用牛犁田。先用板子装在牛身后,我站在板子上,把牛的尾巴拉着往后倾。家里种棉花,我也会捉虫、除草,每天作业写完就干农活。

拍抖音教人干农活这件事我特别熟,关于农学技巧,我不看教科书,也不在网上看别人的经验和资料,主要就是向奶奶这位 95 岁的老农人请教。

我没想到账号会这么快火起来。此前我一直是个喜欢在各个平台记录生活的人,之前有三次流量很好的时机。

最早是 2019 年,当时我在外打工七八年,回来觉得农村哪里都好,开始拍地上长的各种草,介绍草的名字、特征,涨了三万粉丝。当时每天打开私信都有两百多条,网友以为我是世外高人,是神医,开高价让我开药方,我不是为赚钱居心不良的人,一一拒绝这些要求,我觉得基本的良心和底线一定要守住。

后来我继续出去打工,没再拍视频。去年,我和姑妈们一起去接奶奶,看到她们母女三人年轻时的合影,我想重现照片里的场景,记录 40 年的变化,又获得了一些关注。

第三次是去年村里下冻雨,村民背着篓子、蛇皮袋,走在冰冻的路上去打年货,大家也很喜欢看。再就是这次,拍 " 怎么做农活 " 突然火了。

康佳僮和村民打年货。图 / 视频截图

今年过完年,又到该出去打工的时候,我和奶奶告别,奶奶看着院墙愣了半天,一言不发。后面我又看到奶奶在空地上锄草,说是准备自己种菜,因为街上太远了,手里有钱也不好去买,看到这个画面我百感交集。

我想留在家里不是段子,也想通过互联网卖点自产的农副产品,我有信心做好这件事。但当时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没有合伙的同伴,只能单打独斗,二是没有设备,此外,还要办一些证明,我也不是很懂。

现在这三个还没有全部解决,但我仍实现了当初的想法。我在外面打工时,收入好像还没有目前高。

康佳僮教如何挑扁担。图 / 视频截图

【2】想展现传统牛耕技术,找不到会耕地的牛

我 15 岁就离开村子去哈尔滨打工,家乡湖北孝感很多人在那边做泥瓦匠。大伙通常是清明后出发,那时家乡油菜花开了,祖坟也上完了。

第一次出远门是兴奋的。我记得很清楚,我那时没坐过火车,那一趟 T182 列车,坐 28 个小时才到哈尔滨。火车发动之后,没到两小时我就开始想家。

我们打工的地方是城中村,虽然也是村子,但我就是觉得哪儿都没有家乡好。放假时,我经常花一块钱坐公交车逛哈尔滨,去中央大街看纪念塔,去松花江看人游泳,江对面就是太阳岛,需要买门票坐缆车,我舍不得坐,就看着人家玩。

有一个情节我很难忘,在中央大街一栋很高的商场里,有人在正中间拉小提琴,拉的是情深深雨濛濛的调儿。我小时候从没见过这些,那是一种艺术的美。

我给人洗过头,在菜市场卖过菜,工厂和写字楼都打过工。我适应不了城市的上班时间,动不动要熬夜,吃得也很不健康。后来我掉头发,精神也不好,那时候我就问自己,不健康你赚钱是为什么?回到村里后,我听到蛙叫虫鸣倒感觉宁静,夜晚又黑,睡得很踏实。

康佳僮教如何锄地。图 / 视频截图

村子里,不管是四五十岁,还是七八十岁的人都在刷短视频,但他们并不看好我,说我既没口才也没才艺,谁会看我的视频。我去看沟里的鱼,被说 " 年纪轻轻的,在家打鱼摸虾 ",我不同他们解释,我有我自己的想法。

现在有了关注也有苦恼。农产品的生长都是长周期,但视频要高频率更新,感觉很困难,像在 " 等米下锅 "。

我最想把传统的牛耕技术展现出来。牛如何保养,牛棚怎么搭,怎么教牛犁田,怎么走直线,怎么转弯。牛耕技术完全无公害,不破坏环境,不利用汽油资源,非常值得记录传承。现在的困难是,找不到会耕地的牛,传统的耕地农具也没人用,村民都当柴火劈去烧了。农村以前贴对联期望 " 六畜兴旺 ",现在也很少有人养这么多牲畜了。

我仍是一个人,想完全还原所有农耕技巧很困难,不过记录农学本来就是一件值得的事,希望有相同想法的人也回农村记录,传承老农人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