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他人持有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对于人类社会性至关重要。采用他人的视觉视角是一项复杂的技能,在 2 岁左右出现。瑞典隆德大学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这种能力首先出现在恐龙身上,至少比它出现在哺乳动物身上早了60万年。这些发现挑战了哺乳动物是恐龙灭绝后新型和高级智能形式的鼻祖的观点。
当你附近的人把头转向环境中的某个东西时,你可能会情不自禁地跟随他们的目光方向。在哺乳动物,鸟类甚至爬行动物中都观察到这种反应。这是收集有关引起同伴注意的信息的有效方法,否则您可能会错过这些信息。
然而,一种更高级的行为是跟随某人的视线到最初被您的视线遮挡的位置。通过重新定位自己,看看对方在看什么,你表现出一种理解,即对方有不同的观点。这种能力被称为“视觉视角”,在 1.5 至 2 岁的儿童中发展,是以后理解参照交流的基础,并且其他人的思想与你不同。
迄今为止,仅在极少数物种中发现视觉透视。主要见于猿类和一些猴子,但也见于狗和乌鸦。然而,关于这种关键社交技能的进化起源的知识有限。隆德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旨在调查恐龙视觉透视的潜在早期出现。
通过将短吻鳄与现存最原始的鸟类(称为古颌骨)进行比较,他们发现视觉视角起源于恐龙谱系,可能在恐龙谱系出现在哺乳动物之前60万年或更长时间。
鳄鱼是鸟类最亲近的亲戚。它们的神经解剖结构数亿年来基本保持不变,与恐龙和鳄鱼的共同祖先相似。古颌鸟包括鸵鸟,如鸸鹋和瑞亚斯,但也包括飞行的天牛。它们的大脑在很大程度上与它们的祖先非鸟类副恐龙相当,后者以迅猛龙等名人为特色。比较这两组动物,可以围绕灭绝的恐龙谱系形成一个括号,直到现代鸟类。
研究表明,短吻鳄没有表现出视觉透视,尽管它们确实跟随凝视到可见位置。相比之下,所有测试的鸟类都表现出视觉透视。此外,鸟类还从事一种称为“回头检查”的行为,观察者回头看凝视者的眼睛,并在第一次无法找到凝视方向的任何东西时重新跟踪凝视。此行为表示预期注视是指环境中的目标。以前,这只在人类、猿猴和乌鸦身上观察到。
古颌鸟类出现在110.60亿年前,比具有视觉透视能力的两个哺乳动物群体——灵长类动物和狗——早了<>万年。考虑到这些鸟类与其非鸟类祖先之间的神经解剖学相似性,这项技能可能起源于恐龙谱系的更早。然而,它不太可能出现在最早的恐龙中,它们有更多的鳄鱼般的大脑。
也许未来的研究将显示出比目前已知的哺乳动物更广泛的能力,但即使是这样,它很可能仍然被恐龙起源所早。然而,毫不奇怪,视觉视角出现在恐龙中较早,其中包括鸟类,因为它们的视力优于大多数哺乳动物,历史上依赖于夜间适应。只是随着灵长类动物和某些食肉动物的出现,我们的视觉能力才有所提高。
这是另一项发现,它质疑了普遍的观点,即哺乳动物推动了复杂认知的进化,它们是其他动物应该进行比较的认知标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鸟类恐龙具有非凡的神经认知能力,这可能会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认知的自然历史。
资深作者Mathias Osvath教授说:“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乌鸦鸟赢得了'羽毛猿'的绰号,因为许多研究结果展示了它们非凡的认知能力。然而,我开始质疑将灵长类动物视为荣誉鸟是否更合适。
第一作者(当时是博士生)Claudia Zeiträg博士说:“鸟类在认知技能方面经常被忽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不仅具有与类人猿相当的几种认知技能,而且它们的祖先很可能在哺乳动物进化之前很久就拥有这些技能。
中间作者Stephan Reber博士说:“鳄鱼是研究鸟类认知能力进化起源的理想模型。它们最共有的东西很可能存在于恐龙和鳄鱼的共同祖先中。如果鳄鱼缺乏鸟类所拥有的能力,那么它很可能在分裂后的恐龙谱系中进化而来。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研究对灭绝物种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