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当我们浪费粮食时)
大家好,小范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唐代李绅的《悯农》。
2、悯农二首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3、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白话译文:其一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6、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7、其二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8、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扩展资料这首诗经常被人们用来教育儿童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9、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10、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11、“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
12、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13、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
14、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
15、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1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1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悯农二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8、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
19、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20、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21、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
22、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
23、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
24、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25、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26、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
27、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8、”《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29、李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
30、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收录于《全唐诗》。
31、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
3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3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4、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首都师范大学是211吗】一、“首都师范大学是211吗”是许多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时经常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考和统招毕业证不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在选择继续教育方式时,很多学生都会关注“...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考本科国家承认学历吗】一、“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自考本科国家承认学历吗”是许多...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怎么样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介绍】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一所位于北京市的全日制本科...浏览全文>>
-
【第一次电影剧情】《第一次》是一部由美国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执导的电影,于2004年...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学费一年多少钱】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浏览全文>>
-
【第一次点外卖的流程】对于第一次尝试点外卖的人来说,整个过程可能会有些陌生。不过,只要按照步骤来,就能...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学费为什么要这么贵】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作为一所独立学院,近年来在学费方面引发了...浏览全文>>
-
【第一次登泰山的忌讳】泰山,作为五岳之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无数人心中的朝圣之地。对于第一...浏览全文>>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位于哪个城市】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一所独立学院,隶属于首都师范大学。对于许多学...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