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生活 > 生活资讯 >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是谁写的

2022-09-30 05:16:22 来源: 用户:湛筠胜 

大家好,小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是谁写的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意思是: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南园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2、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这首诗歌是《南园》组诗十三首中的第五首,为李贺应进士试受挫回昌谷闲居时陆续吟成,撰作时间可系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春夏之交。

3、李贺20岁那年,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

4、因他父亲名为晋肃,与进士同音,就以冒犯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

5、后由于他的文学名气很高,担任了一名奉礼郎的卑微小官,留在京城。

6、在这段时间内,他的诗歌才华受到广泛的称誉,王孙公子们争相邀请他参加宴会,作诗助兴,但没有帮助他在仕途上升迁。

7、李贺本来胸怀大志,性情傲岸,如今作了这样一个形同仆役的小官,感到十分屈辱,就称病辞去官职,回福昌老家过上隐居的生活。

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9、”这句话意思是: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原文: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10、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翻译: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赏析: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

11、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

12、“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

13、“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迈!“收复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诗人怎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14、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

15、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疑问),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

16、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

17、“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自己焦虑不安的心境。

18、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

19、李贺是个书生,早就诗名远扬,本可以才学入仕,但这条进身之路被“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无情地堵死了,使他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

20、“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

21、次句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

22、然而“收取关山五十州”谈何容易?书生意气,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处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

23、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

24、“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又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

25、看起来,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

26、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

27、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 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受。

28、作者简介: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29、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30、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31、著有《昌谷集》。

32、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33、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34、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35、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36、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37、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38、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39、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4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浩浩然写就了好男儿尚武的气概。

41、此处尚武,不是不问皂白就拔剑四顾,这是一种精神,顺着千年诗词铺就的大道慨然而过,让每个驻足于前的人无不被这昂然的气息惊觉。

42、委靡之风哪个历史时期都有,其原因错综复杂,其结果却害人不浅——貌似祥和的香词艳语使人意志消磨,伪和平下的欢乐颂致国家以不堪。

43、幸好不断出现的寥寥携吴钩者,以剑扶正气,以文激浊流,荡涤了不知多少逆旅过客。

44、魏武英迈,也对明月伤怀,所以人们自可吟哦伤感悲愁之情,雕琢狭小敛约之景,但那暮沙裹草、纵马持吴钩以长啸的尚武之气,更是尤为瑰丽,尤为血性,尤为澄澈。

45、南 园①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② 请君暂上凌烟阁,③ 若个书生万户侯? 【作者】 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

46、郡望陇西,家居福昌之昌谷, 因称李昌谷。

47、其父名晋肃,“晋”、“进”同音,故因避父讳不得考进士,仅 任奉郎小官,愤懑不得志。

48、其诗多感进伤逝之作,或寄情天国,或幻念鬼境, 世称“鬼才”。

49、尤擅乐府歌行,词采瑰丽,意境奇特,富浪漫色彩。

50、绝句多抒 写不平之感,笔意超纵。

51、有《李长吉歌诗》,《全唐诗》存诗五卷。

52、 【注释】 ①南园:昌谷南园为李贺读书处。

53、其《南园》组诗十三首,写当地景物和杂感, 此为第五首。

54、 ②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

55、《通 鉴·唐纪》载唐宪宗元和七年李绛云:“今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余州。

56、” ③凌烟阁:在长安。

57、唐太宗贞观十七年 (643)年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 阁。

58、 【品评】 前两句用反问语气,“何不”直贯下句,从语法结构看,两个诗句连接起来是一个完整句子:男儿何不佩带吴钩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问而不答,留一悬念。

59、后两句又用反问语气,“请君”直贯下句,必须一口气读到底:请君到凌烟阁上去看看那些功臣中封过万户侯的有哪一个是书生呢?问而不答,留一悬念。

60、 结合两问,看起来这位“书生”不再想当书生, 而是投笔从戎, 谋求以“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军功封万户侯了。

61、这里面,当然有削平藩镇、实现统一的责任感。

62、但对作“书生”没有出路的愤激之情,也表现得很强烈。

63、在那山河破碎,战乱频仍的岁月里,一般地说,拿笔杆子不如“带吴钩”。

64、何况李贺这位书生连考进士的资格也都因父亲的名字中有个“晋”字而被剥夺了呢?然而要立战功也并不容易。

65、他反问道:“何不带吴钩?”那么,究竟“何不带吴钩”呢?以两问成诗,声情激越,为七绝创作别开生面。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