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生活 > 生活资讯 >

收到的税费返还包括哪些(收到的税费返还)

2022-09-24 18:20:34 来源: 用户:秦民学 

大家好,小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收到的税费返还包括哪些,收到的税费返还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税收返还是指: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

2、税费返还的方式:中央财政按核定的各地所得税基数,对地方净上划中央收入实行基数返还。

3、国家对人民的税收返还。

4、我国的政策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5、税收虽然不能直接归还给每个具体的纳税人,但具有整体的返还性。

6、扩展资料:旧准则按照税务部门的返回税的类型,处理方法也不一样:1,增值税企业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还的增值税,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

7、2,消费税企业收到先征后返还的消费税,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科目。

8、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税收返还收到税费返还在现金流量表中的表现收到的税费返还在现金流量表中表现为两个项目,“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和“收到的除增值税外的其他税费返还”。

9、企业销售商品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以及出口产品按规定退税而取得的现金,应单独反映。

10、为便于计算这一项目的现金流量,企业应在“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科目下分设“货款”和“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

11、“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货款”科目用以调整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12、“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各种税费,如收到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返还等。

13、返还增值税记“补贴收入”,返还消费税、营业税、教育费附加等,冲减“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返还所得税,冲减“所得税”。

14、计算公式如下:收到的税费返还=“补贴收入——税费返还”、“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税费返还” 、“所得税——税费返还”等合计。

15、【例】某企业本期销售商品收到增值税销项税额41万元;收到前期应收账款——增值税6.5万元;收到前期应收票据——增值税2.1万元。

16、本期增值税销项税收到现金 410 000加:收回前期应收增值税 (65 000+21 000)86 000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及出口退税 496 000企业除增值税税款退回外,还有其他的税费返还,如所得税、消费税、关税和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17、这些返还的税费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反映。

18、【例】甲企业前期出口商品一批,已交纳增值税,按规定应退增值税8 500元,前期未退,本期以转账方式收讫;本期收到退回的营业税款18 000元、收到的教育费附加返还款33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19、本期收到的税费返还计算如下:本期收到的出口退增值税额 8 500加:收到的退营业税额 18 000收到的退教育费附加返还额 33 000本期收到的税费返还 59 500增值税有先征后返很多地区招商引资会有所得税返还优惠等等就是已经交了税,根据税法或其他规定的优惠条件需要返还的税费比如,你们家享受税收优惠,增值税的先征后返,那么这个就是税费返还.现金流量表中收到的税费返还是指企业收到的税务局给予企业的各种税费返还,包括如下两项, 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和;2、收到的除增值税外的其他税费返还,包括消费税、城建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返还等。

20、收到的税费返还在现金流量表中表现为两个项目,“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和“收到的除增值税外的其他税费返还”。

21、拓展资料:一、企业销售商品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以及出口产品按规定退税而取得的现金,应单独反映。

22、为便于计算这一项目的现金流量,企业应在“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科目下分设“货款”和“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

23、“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货款”科目用以调整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24、二、“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各种税费,如收到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返还等。

25、返还增值税记“补贴收入”,返还消费税、营业税、教育费附加等,冲减“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返还所得税,冲减“所得税”。

26、计算公式如下:收到的税费返还=“补贴收入——税费返还”、“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税费返还” 、“所得税——税费返还”等合计。

27、三、旧准则按照税务部门的返回税的类型,处理方法也不一样:1,增值税企业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还的增值税,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

28、2,消费税企业收到先征后返还的消费税,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科目。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