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主要内容概括(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
大家好,小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主要内容概括,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文节选: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2、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3、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4、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5、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6、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7、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8、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9、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0、扩展资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
11、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
12、这个世界是由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组成的。
13、先是百草园,顾名思义,是个荒凉的地方,如作品所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可是,“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14、“草园”变成“乐园”,其间就充满了童趣,作品即以这为中心进行构图。
15、儿童最大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奇,自然的形态,自然的情调,自然的声音,必然萌发起他们的兴趣,勾起无穷的联想,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都是孩子们对昆虫“语言”的好奇想象。
16、鲁迅在百草园里描绘的就是儿童在自然环境里的极乐世界。
17、在作者笔下,百草园是一个充满了颜色和声音的生命世界,连那青青的野草丛里,也氤氲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18、这故事极有声色,但见金光闪闪,风声飒飒,鬼影幢幢,妖气重重,恐怖极了,又生动极了。
19、有人认为这像是闲笔,其实这看似信笔插话,却是极具匠心,众所周知,这是一个民间的古老传说,鲁迅借助它饶有兴趣地从另一侧面丰富了作品的内容。
20、从结构角度看,这个故事是从园里草丛中相传“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引发出来的,文气贯通,毫无游离之感。
21、而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挖掘了潜存于他们心灵深处的奥秘。
22、人们可以想象得出,孩子们对美女蛇的故事是又喜欢又害怕的。
23、在技巧上看,这一插话是转叙事为描写,别开生面地为作品拓展了新的天地,百草园一渗入人情,就更具魅力了,这实是一记妙着。
24、百草园的另一景观是冬天,作品集中笔力只写雪天捕鸟,怎样张设机关,鸟雀如何入彀,闰土父亲如何传授方法,自己又是如何不行,虽然着墨无多,但却相当传神,是一幅充满了儿童乐趣的动画,你简直可以从里头看到孩子们欢蹦乱跳的情景,听到快乐的欢语笑声。
25、写夏天,用浓墨重彩,写冬天则轻描淡写,这一笔路的转换,也是很讨巧的。
26、把这两大片断连贯起来,构成了百草园的大全景,它所表现的就是“无限的趣味”,那是一个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欢笑的儿童乐园。
27、三味书屋的况味就完全不同了。
28、由于对它理解不同,因此对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有多种猜测。
29、有的认为鲁迅所勾勒的三味书屋是一个封建的囚牢,禁锢儿童身心的场所,因此论定作者意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30、有的则相反,以为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一样,都是表现儿童乐趣的。
31、孰是孰非,只有正视作品实际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方能得出比较恰当的答案。
32、三味书屋是个私塾,如作品所说,“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33、它的样子就很古老,何谓“三味”?实是经、史、子三类书籍,“三味书屋”这一名称就鲜明地表现了这所私塾的办学宗旨和教育内容。
34、在作品里,鲁迅十分逼真地描写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学生进学先向孔子牌位行礼,其次是拜先生,平时只能专心攻读经书,旁的学问是不许过问的。
35、日常课程也安排得十分刻板,每天只能专门攻读经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书慢慢加多,对课也逐渐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36、书塾设有打人的戒尺,也有罚跪的规则。
37、总之,三味书屋绝不是和百草园一样是儿童的乐园,它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要受到规矩的束缚,自由是没有的。
38、但鲁迅也没有把书塾写成儿童的囚牢,这不是他创作的本意。
39、读这篇作品,谁都会真切地感到,在那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里,却有一股亲切的气氛流动其间,这就是儿童的谐趣。
40、有三幅明丽的图景,值得注意,一是“园戏图”,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学生有时偷偷地从课堂里溜出来到里面玩耍。
41、再就是“读书图”,师生都放开喉咙读,可读到后来,学生的声音渐渐地低下去,以至静了下来,只有老师一个人在那儿摇头晃脑大声地朗读着,这情景实在有趣极了。
42、最后是“课嬉图”,在课堂间隙,当先生独自“读书入神”之时,孩子们便调皮起来了。
43、这三个充满谐趣的图景,和“最严厉的书塾”似乎有点不大相称,反差很大,但这恰是透露了鲁迅的创作意图,于“严厉”的环境中,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天性和本能。
44、“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在结构上确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书屋虽然是所典型的封建私塾,而鲁迅立意并不在于批判。
45、这篇散文题目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点出了创作的本意和内容,即叙写自己从有“无限乐趣”的“乐园”到全城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过程和心程。
4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 鲁迅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47、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48、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
49、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50、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51、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 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52、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 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53、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 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 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54、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55、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56、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57、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
58、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59、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
60、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61、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62、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
63、他正抖作 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64、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65、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66、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67、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
68、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
69、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70、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71、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 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
72、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 好。
73、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 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拉,便罩住了。
74、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 夜的。
75、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
76、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77、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
78、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79、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80、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吧……都无从知道。
81、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82、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83、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
84、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85、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86、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87、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88、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89、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90、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
91、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
92、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93、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94、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95、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
96、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 过好几回了。
97、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98、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99、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100、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101、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
102、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103、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
104、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05、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106、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107、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 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
108、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109、后来,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
110、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
111、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
112、 九月十八日 【赏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
113、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
114、 这个世界是由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组成的。
115、先是百草园,顾名思义,是个荒凉的地方,如作品所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可是,“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116、“草园”变成“乐园”,其间就充满了童趣,作品即以这为中心进行构图。
117、儿童最大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奇,自然的形态,自然的情调,自然的声音,必然萌发起他们的兴趣,勾起无穷的联想,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都是孩子们对昆虫“语言”的好奇想象。
118、鲁迅在百草园里描绘的就是儿童在自然环境里的极乐世界。
119、在作者笔下,百草园是一个充满了颜色和声音的生命世界,连那青青的野草丛里,也氤氲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120、这故事极有声色,但见金光闪闪,风声飒飒,鬼影幢幢,妖气重重,恐怖极了,又生动极了。
121、有人认为这像是闲笔,其实这看似信笔插话,却是极具匠心,众所周知,这是一个民间的古老传说,鲁迅借助它饶有兴趣地从另一侧面丰富了作品的内容。
122、从结构角度看,这个故事是从园里草丛中相传“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引发出来的,文气贯通,毫无游离之感;而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挖掘了潜存于他们心灵深处的奥秘。
123、人们可以想象得出,孩子们对美女蛇的故事是又喜欢又害怕的。
124、在技巧上看,这一插话是转叙事为描写,别开生面地为作品拓展了新的天地,百草园一渗入人情,就更具魅力了,这实是一记妙着。
125、 百草园的另一景观是冬天,作品集中笔力只写雪天捕鸟,怎样张设机关,鸟雀如何入彀,闰土父亲如何传授方法,自己又是如何不行,虽然着墨无多,但却相当传神,是一幅充满了儿童乐趣的动画,你简直可以从里头看到孩子们欢蹦乱跳的情景,听到快乐的欢语笑声。
126、写夏天,用浓墨重彩,写冬天则轻描淡写,这一笔路的转换,也是很讨巧的。
127、把这两大片断连贯起来,构成了百草园的大全景,它所表现的就是“无限的趣味”,那是一个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欢笑的儿童乐园。
128、 三味书屋的况味就完全不同了。
129、由于对它理解不同,因此对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有多种猜测。
130、有的认为鲁迅所勾勒的三味书屋是一个封建的囚牢,禁锢儿童身心的场所,因此论定作者意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131、有的则相反,以为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一样,都是表现儿童乐趣的。
132、孰是孰非,只有正视作品实际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方能得出比较恰当的答案。
133、三味书屋是个私塾,如作品所说,“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134、它的样子就很古老,何谓“三味”?实是经、史、子三类书籍,“三味书屋”这一名称就鲜明地表现了这所私塾的办学宗旨和教育内容。
135、在作品里,鲁迅十分逼真地描写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学生进学先向孔子牌位行礼,其次是拜先生,平时只能专心攻读经书,旁的学问是不许过问的。
136、日常课程也安排得十分刻板,每天只能专门攻读经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书慢慢加多,对课也逐渐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137、书塾设有打人的戒尺,也有罚跪的规则。
138、总之,三味书屋绝不是和百草园一样是儿童的乐园,它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要受到规矩的束缚,自由是没有的;但鲁迅也没有把书塾写成儿童的囚牢,这不是他创作的本意。
139、读这篇作品,谁都会真切地感到,在那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里,却有一股亲切的气氛流动其间,这就是儿童的谐趣。
140、有三幅明丽的图景,值得注意,一是“园戏图”,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学生有时偷偷地从课堂里溜出来到里面玩耍。
141、再就是“读书图”,师生都放开喉咙读,可读到后来,学生的声音渐渐地低下去,以至静了下来,只有老师一个人在那儿摇头晃脑大声地朗读着,这情景实在有趣极了。
142、最后是“课嬉图”,在课堂间隙,当先生独自“读书入神”之时,孩子们便调皮起来了。
143、这三个充满谐趣的图景,和“最严厉的书塾”似乎有点不大相称,反差很大,但这恰是透露了鲁迅的创作意图,于“严厉”的环境中,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天性和本能。
144、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在结构上确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书屋虽然是所典型的封建私塾,而鲁迅立意并不在于批判。
145、这篇散文题目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点出了创作的本意和内容,即叙写自己从有“无限乐趣”的“乐园”到全城“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过程和心程。
14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叙事生动,写人也出色,最感人的是塾师形象。
147、对先生这个人物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他是一个封建老顽固,作者对他是暴露和抨击的。
148、其实不然,如作品所暗示的,鲁迅对先生是“很恭敬”的,作品一开始便以简洁的线条描绘出他古朴的形象,接着,以肯定语句,介绍了他的品性。
149、在鲁迅的笔下,这位老先生似乎也并不太“严厉”,学生行礼,他在一旁“和蔼”地回拜,备有一条“戒尺”,定有“罚跪”的规则,但都不“常用”。
150、通常也只是“瞪几眼”,大声嚷道:“读书”。
151、管制似乎也并不太严,学生不是都能溜到小花园里顽皮,课间也能偷偷地嬉耍么?但他刻板、迂倔,显然在他看来学生是只许攻读经书子集,其他都是不正经的,不许涉猎。
152、课读那一场景却又映现了他性情的另一方面:朴真。
153、只见学生都悄没声儿各自嬉戏去了,就他一人大声读书,面带“微笑”,“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54、那声音,那表情,那动作,自我陶醉,神游其间,真是活显出一个迂老夫子的天真灵魂,可爱极了。
155、不可否认,鲁迅在对这位善良老人的描绘中,隐含有调侃之意,但其间多的是温和的微笑,眷念的深情。
15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出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157、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158、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159、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160、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161、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162、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163、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164、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65、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166、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167、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
168、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169、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
170、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171、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172、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
173、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174、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175、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176、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177、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
178、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
179、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180、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181、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182、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183、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184、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85、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
186、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187、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
188、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189、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190、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191、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192、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193、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
194、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195、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
196、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197、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198、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199、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200、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
201、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
202、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203、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204、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205、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
206、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207、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208、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209、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210、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211、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
212、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213、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
214、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215、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216、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217、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
218、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219、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
220、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
221、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22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文: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223、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224、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225、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226、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27、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228、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229、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230、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231、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232、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233、答应着,四面看时,却看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上,向他一笑,隐去了。
234、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235、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
236、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237、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238、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
239、他正抖作 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240、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241、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242、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243、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
244、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
245、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246、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247、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 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
248、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 好。
249、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 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拉,便罩住了。
250、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 夜的。
251、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
252、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253、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
254、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255、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256、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吧……都无从知道。
257、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258、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259、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
260、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261、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262、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263、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264、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265、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266、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
267、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
268、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269、“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270、“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271、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
272、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 过好几回了。
273、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274、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275、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276、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277、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
278、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279、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
280、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281、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282、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283、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 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
284、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285、后来,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
286、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
287、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
288、 九月十八日。
28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 鲁迅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290、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29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
292、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293、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94、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 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295、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 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296、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 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 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297、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298、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299、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300、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
301、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302、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
303、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304、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305、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
306、他正抖作 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307、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308、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309、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310、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
311、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
312、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313、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314、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 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
315、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 好。
316、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 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拉,便罩住了。
317、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 夜的。
318、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
319、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320、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
321、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322、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323、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吧……都无从知道。
324、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325、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326、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
327、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328、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329、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330、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33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332、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333、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
334、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
335、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336、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337、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338、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
339、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 过好几回了。
340、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341、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342、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343、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344、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
345、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346、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
347、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348、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349、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350、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 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
351、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352、后来,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
353、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
354、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倾城一笑百眉生”是一句形容女性美貌的诗句,其中暗含了生肖解谜的趣味。要通过这句话推导出对应的生肖动物...浏览全文>>
-
“喂饭”与生肖的关联可以通过谐音或象征意义来解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喂饭”可以联想到“犬”这个生肖,...浏览全文>>
-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将军威权千里雄”这句诗描述了一种威严与权力的象征,结合生肖文化,最贴合的生肖是龙...浏览全文>>
-
这个谜语“月圆入圆家团圆,一六连结来相帮”描述了一个温馨和谐的画面,结合生肖的特点,答案是狗。诗意解读...浏览全文>>
-
“不知所措,心乱如麻。始信劲草胜娇花”这句描述中,“劲草”和“娇花”都具有象征意义。“劲草”坚韧不拔,...浏览全文>>
-
“假情假意”并不是直接与生肖相关联的成语,但它可以被用来形容某些生肖的性格特点或行为表现。以下从诗意的...浏览全文>>
-
按劳分配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来决定其所...浏览全文>>
-
“按劳分配”出自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意指根据个人付出的劳动量来决定所得报酬。结合生肖数字,“按劳分配”可...浏览全文>>
-
“海阔天空”是一个充满自由与广阔意境的成语,它象征着无拘无束、胸怀宽广的精神状态。结合生肖文化,这一成...浏览全文>>
-
“放虎归山”是一则成语,意思是将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把坏人或敌人放回去,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危害。而将其作为...浏览全文>>
- 放虎归山打一动物生肖说的是什么动物,经典解答落实
- 望天而啼,天地清明。九微片片飞花开打一个生肖数字,第一解析落实
- 亡羊补牢打一生肖数字数字,已答解释落实
- 力壓羣雄,谁敢张狂?群雌粥粥尽仰望是什么生肖打一生肖动物精选解释解析落
- 试驾雷克萨斯LX,从预约到试驾的完美旅程
- 奥迪SQ5 Sportback预约试驾,线上+线下操作指南
- 试驾五菱凯捷有哪些途径
- MINI试驾,线上+线下操作指南
- 蒙迪欧试驾预约,4S店体验全攻略
- 大运悦虎试驾预约怎么预约
- AION S试驾,如何在4S店快速预约?
- 广汽传祺传祺向往M8试驾的流程是什么
- 长安欧尚520试驾预约操作指南
- 踏青归来马蹄香,一八追忆二难忘代表什么生肖,精准快答揭晓落实
- 半壁江山打一个正确的生肖,作答解释落实
- 屈指可数指什么生肖,科学答案落实
- 名冠古今世间稀打一个生肖,刚刚全面解释落实
- 未曾得向行人道打一个生肖打一种生肖,完美释义落实
- 阳春白雪打一个生肖,第一析释落实
- 灵蛇鼠洞一湖天是什么生肖打一动物精选最佳资料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