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生活 > 生活资讯 >

所见古诗的注释及译文(所见 古诗)

2022-09-17 01:24:18 来源: 用户:水真永 

大家好,小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所见古诗的注释及译文,所见 古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所见》作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4、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5、《所见》是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6、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7、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8、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

9、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10、1作品原文编辑所见【清】 袁 枚牧童⑴骑黄牛,歌声振⑵林樾⑶。

11、意欲⑷捕⑸鸣⑹蝉,忽然闭口立。

12、[1]2注释译文编辑作品注释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13、  ⑵振:振荡。

14、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15、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16、  ⑷欲:想要。

17、  ⑸捕:捉。

18、  ⑹鸣:叫。

19、[2]作品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20、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21、[3]3作品鉴赏编辑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

22、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23、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

24、“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

25、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

26、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27、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28、[4]4作者简介编辑袁枚(1716-1797年),清代人、诗论家。

29、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30、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31、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32、《所见》作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33、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4、2.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35、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36、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⑴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⑶。

37、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38、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39、 ⑵ 振:振荡。

40、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41、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42、 ⑷ 欲:想要。

43、 ⑸ 捕:捉。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