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生活 > 生活资讯 >

古人婚礼仪式一般选择哪个时间段(古人婚礼仪式一般选在哪个时间段)

2022-03-17 23:13:40 来源: 用户:伊辰勇 

大家好,小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古人婚礼仪式一般选择哪个时间段,古人婚礼仪式一般选在哪个时间段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解答:

1、 下午还是晚上

2、 在古代,婚礼仪式是为了迎接早上晕倒的人。早上男方去女方家迎娶新娘,婚礼在黄昏举行。“婚”字分“女”和“昏”,其中“昏”是黄昏的意思,一般在下午或晚上。

3、 婚礼仪式原名“昏礼”,来源于婚姻缔结仪式在黄昏举行,寓意阴阳交替有渐变之意。当然,这个解释也是婚礼仪式完善后的附属品。

4、 在原始社会群婚制逐渐向对偶婚转化的阶段,抢婚现象普遍,且大多选择夜晚,这就构成了早期葬礼仪式在黄昏后举行的初始因素。殷商时期,“昏礼”一词已有可靠的文字记载,并在甲骨文中有所反映。

5、 “昏礼”二字和婚礼仪式的内容,在周礼《仪礼士昏礼》号文件中有明确的规定。“经过中华文明的漫长发展,晚礼有了更加丰富和积极的含义,最终构成了今天广为人知的婚礼名词的起源”。

6、 古代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嘉兴订婚以前叫“安心”。结婚后,如果能成亲,婆家会给女儿家送“安心礼”。富家送了一份“安心礼物”,用一块金子,刻上吉祥图案,一个金元宝,一对金如意,还带上了“做最好的决定”的唇彩。女方收到“收茶”的礼物,回复男方,然后请近亲吃安心酒,宣布订婚。贫困家庭的礼物根据经济状况不同而不同。

7、 民国时期,城市里有重要的家庭,举行订婚仪式,男女交换照片。在旧社会,男女双方订婚后,男方每逢节日都要给女方家送礼,如棕子、月饼、鸡、鱼、猪蹄、糕点等。里面装的是竹篮或木篮,所以叫“礼篮”。这种习俗在建国后的城乡仍很流行,但城市比较朴素,一般都是男人在中秋和春节给女人送礼。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