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生活 > 生活资讯 >

芜湖中秋吃什么 安徽中秋为何要撂火把

2022-03-27 11:37:50 来源: 用户:扶菁榕 

  芜湖中秋吃什么安徽中秋为何要撂火把中秋节在中国人眼里象征着团圆,不管身在哪里,中秋节总会让我们怀念起家乡和家人,中国的节日都会有特别的习俗和美食,因此每节日都令人印象深刻,那么在芜湖中秋会怎么过呢

  芜湖中秋吃什么

  吃绿粽菱

  芜湖地处水乡,到了中秋时节,农家从池塘里采摘一种形似粽子的菱角,名叫粽菱新鲜粽菱绿润润,籽粒饱满,是芜湖当地中秋节四鲜礼品之一,与月饼、红枣、雪藕等,馈赠亲朋好友,含有团圆和睦,相亲互怜的寓意

  这风俗起源很古,盛行于唐朝,元稹诗句:彩粽新菱实,就是题咏此事,可见芜湖民俗保持古风历久不衰只是到了清代,方以红菱取代绿粽菱,一直沿袭至今

  芜湖中秋怎么过

  走月

  过去芜湖民间,有一项别具特色的传统习俗,叫走月夜晚,吃罢团圆饭后,一轮明月当空,青年人纷纷走出家门,作长夜游玩

  擅长乐曲者,携玉筝,弹琵琶,吹笛管,三五成群,乘着月色,尽情畅游于街市和郊野阡陌间

  妇女们也走出闺门,梳洗打扮一番后,盛妆出游,互相往来,设香火为供,携手拜月,婆娑于月光之下,谓之走月

  挂万寿灯

  中秋前后七日,芜湖家家户户结彩张灯,以祝延年益寿,名为万寿灯除有用绫罗绸缎和桑皮油纸裱糊的红烛灯以外,还有具有芜湖地方特色的铁花灯

  用精巧的铁画(主要是花卉鸟虫和梅兰竹菊),构联成四方形或六角形蒙上纯洁如雪的白练,当中点燃一支银烛,高竿挑起,悬在屋檐下庭院中,灯月交辉,分外光明夺目

  清代黄钺的诗词中就曾记载:中秋前后七日则结彩张灯,以祝万寿,谓之万寿灯

  安徽中秋为何要撂火把

  在皖北的阜阳地区,当地百姓庆中秋除了有吃月饼等习俗外,最具特色的民俗就是火把节

  提起火把节的由来,不能不提到600多年前的元末农民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因为刘福通就是安徽阜阳人,他在这里发动的农民起义给当地留下了一段佳话,也留下了节日民俗

  每至中秋节晚上,小朋友模仿红巾军,用麦秸、稻草扎成三四尺长的把子,内实麦草,到野外点燃,摇来摇去,似为信号,本地习称撂火把这一习俗至今久而不衰

文章转载自:黄历网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