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生活 > 生活资讯 >

2022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初几 2022年端午节是几号

2022-03-25 21:33:04 来源: 用户:司空谦叶 

  导读:虽说端午节现如今的节日氛围大不如前,但人们还是在尽量保持着端午节的节日底蕴,比如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不少地区仍延续着包粽子、赛龙船,喝雄黄酒等习俗,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22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初几,看看2022年端午节是几号

  2022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初几

  2022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新历为2022年06月3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现在又有了纪念屈原等一些说法

  端午节来历及传说

  一说端午起源于春秋时,为纪念晋人介子推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耳(晋文公)曾落难逃亡,介子推跟随没有食物了,介子推割自己的股肉煮食予重耳重耳复国后,赏赐随从,介子推独无所得,与母亲隐居绵山(今山西介休东南)重耳请他出山,他终不肯出于是重耳烧山,介子推抱木而被烧死于是重耳为纪念他,规定晋国以五月五日为寒食(不用火)之节

  东汉邯郸淳曹娥碑则说,端午节是起源于吴人纪念伍子胥:“五月五日,时迎伍君”伍子胥尽忠于吴,反被吴王夫差杀害,抛尸于江,灵魂不死,化为钱塘江江涛之神故昊越人民以其死之“五月五日”为纪念节日

  会稽典录则记浙人之俗,认为端午是为了纪念汉代之孝女曹娥:“女子曹娥,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于江沂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曹娥年十四,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浙人为纪念曹娥,乃称端午为“女儿节”但是流传影响最广的,自然还是端午节纪念屈原说此说始见于梁吴均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习俗之一,其最初是在独木舟上雕刻龙的造型,然后很多人有规律的在水上滑行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龙舟,在端午节这天划龙舟是为了祭祀祈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现在已经逐渐发展为一项国际比赛项目

  2、挂艾草

  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采摘一些新鲜的艾草,挂在门框和窗户上,目的就是利用艾草天生自带的挥发性精油,来驱除蚊虫、辟邪祈福的作用也有的人会把艾草做成蒲团放在家里,来驱除蚊虫、辟邪祈福

  3、戴香囊

  将雄黄、玉兰花、柠檬草、薰衣草、艾草、迷迭香等一起晾晒切碎,然后装进红色的香包里封紧实,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以驱虫祛病、醒脑提神、提高抵抗力

  4、画额头

  用雄黄、朱砂、白酒调配而成,在小孩子的额头上画“王”字,在耳后、鼻下、手腕、脚腕上点几下,可起到驱邪避虫,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效果

  端午节有哪些禁忌

  1、忌吃娘家粽子

  古代女儿出嫁,长住丈夫家,难得见到自己父母而从唐朝开始到清末,就有端午回娘家的习俗但是在山东一带,有流传着出嫁的闺女走娘家,不须在端午节之前回婆家,即不能在娘家过端午节因为民间俗话说,“吃了娘家的端午粽,死得全家都不剩”

  2、严禁房事

  古人认为五月是九毒月,而端午为九毒首日天地气场不正的时候,必然会影响到人的身心,所以如在九毒日交欢房事,必须会中邪毒伤身体因此古训严禁端午房事,并且规定从五月初一到初五,女子应该归宁,在父母家度过,夫妻分开,并把这天定为“归宁日”

  3、忌毒气攻身

  前面也提到过端午节是毒月,从农历气象上看,正是夏至左右,所以也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从五行上看,任何一种五行过旺或过衰,都会形成邪气,都会对自然气候或人身健康,构成威胁与伤害因此,端午节这天需要在房门上,插艾、插桃技、插菖莆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等

  4、忌举行喜庆活动

  端午节最重要的的内容,就是祭祀先人而祭祀时难免产生悲伤,因此这天是不适合向别人说祝福的,当然也不适合举行和参加开业、结婚、庆典等喜庆活动加上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是“杨公忌日”,决不能被选来做为办理开张、动工、嫁娶、签订合同等重要事项的日子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2022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初几,2022年端午节是几号”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文章转载自:黄历网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