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稽群籍的词语意思是什么】“遍稽群籍”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学习、研究或写作过程中,广泛查阅和参考各种书籍资料,力求全面、深入地掌握知识。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广博”与“细致”的结合,体现出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
一、词语解析
- 遍:全部、遍及。
- 稽:查考、考察。
- 群籍:众多的书籍。
合起来,“遍稽群籍”意思是:广泛地查阅和考证各类书籍资料,以获取全面的知识。
二、词语出处
“遍稽群籍”最早见于清代学者章学诚的《文史通义》,用于描述学者治学时应具备的严谨态度。
三、用法与语境
- 常用场合:学术研究、写作、教学、考证等需要大量文献支持的领域。
- 近义词:博览群书、广征博引、博古通今
- 反义词:孤陋寡闻、浅尝辄止、一知半解
四、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 | 遍稽群籍 |
拼音 | biàn jī qún jí |
释义 | 广泛查阅和考证各种书籍资料,强调全面与细致的学习态度 |
出处 | 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 |
用法 | 多用于学术、研究、写作等领域,表示对资料的全面搜集与分析 |
近义词 | 博览群书、广征博引、博古通今 |
反义词 | 孤陋寡闻、浅尝辄止、一知半解 |
适用对象 | 学者、研究人员、作家、教师等需要深入研究的人 |
表达情感 | 正面,体现认真、严谨、求实的精神 |
五、使用示例
1. 他在撰写论文时,遍稽群籍,力求每一个观点都有可靠的文献依据。
2. 这位历史学家之所以能够写出详实的著作,是因为他遍稽群籍,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
六、结语
“遍稽群籍”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治学精神。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应秉持开放、严谨的态度,广泛吸收前人的智慧成果,从而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与研究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