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是什么意思】在《左传·庄公十年》中,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出自《曹刿论战》,是关于齐鲁长勺之战的历史记载。其中“肉食者鄙”的“鄙”字,是理解整句话的关键。
下面我们将从含义、出处、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肉食者鄙”中的“鄙”指的是“浅陋、目光短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吃肉的人(即权贵阶层)往往见识浅薄,缺乏长远的谋划能力。因此,他们难以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作为一位普通百姓,却能洞察局势,提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战略建议,最终帮助鲁国战胜齐国。这正说明了“肉食者鄙”并非指所有人,而是对当时统治阶层的一种批评。
二、关键点解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 |
原文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字义 | “鄙”:浅陋、目光短浅 |
语境 | 批评贵族阶层缺乏远见和战略眼光 |
意义 | 强调民间智慧与统治阶层的对比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讽刺某些权贵或管理者缺乏远见 |
三、延伸思考
“肉食者鄙”不仅是古代社会的写照,也具有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中,某些企业高管或政府官员,若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期发展,也可被看作“肉食者鄙”的现代体现。因此,这句话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应局限于权力与地位,而应来自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鄙”在这里并不是简单的“卑鄙”,而是带有文化色彩的“见识浅薄”。理解这一词语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古文的思想内涵,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反思的视角。